促撥款大學研究項目

促撥款大學研究項目

【本報訊】新任研究資助局主席錢大康指出,今年有六百多個達世界級水平的大學研究項目,雖然符合獲得政府撥款的資格,卻因撥款不足而未必能開展,他促請政府每年多撥一億元作大學研究撥款。
本身是科技大學副校長的錢大康在接受訪問時指出,香港沒有天然資源,故科研對未來發展十分重要,「如果好似沙地阿拉伯有石油,香港唔做研究都可以。」他形容研究的作用猶如將一塊爛鐵增值數千倍,「唔做研究,咁就會俾人『鍊』住。」他舉例說,鐘表是香港主要出口,但香港多只做低檔次的產品,表肉製作技術還扼在日本企業手上。

每年應增撥億元

研資局上月底公布在○五?○六年度,撥出約四億五千萬元資助七百三十四項研究項目,佔申請宗數四成。不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本年度有近六百三十宗研究申請,雖達到合資格的學術水平,但當局因資源有限,未能提供資助,該批研究共需款五億七千萬元;上年度也有約五百五十宗合資格研究不獲撥款。
錢大康表示,在沒有撥款下,有關教授需籌謀其他撥款來源或等待翌年再提出申請。他承認當局不可能一下子增加撥款,但至少在二至三年後,每年應增加多一億元撥款。
不少人仍覺得科研的成果需有實物可見,對此錢大康不表認同,「研究冇分應用定非應用,只有好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