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兒童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在出生三個月後出現,成因除先天性遺傳外,後天包括食了果仁及食物添加劑,或接觸羊毛衣物或動物貓狗兔,都可能引起濕疹。患者皮膚起帶屑紅疹,嚴重的甚至可以出水及出血,痕癢令小童不安,影響睡眠及情緒行為,若家中有子女出現濕疹,家長應立即帶小朋友看醫生。
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出,濕疹是濕毒及濕熱積聚,中醫採取清熱、解毒及去濕的方法治療,一般的用藥包括金銀花、土伏苓及川萆薢等,患者並要戒口,不要進食辛辣及刺激的食物,例如燒鴨、燒鵝及蝦蟹。
避免接觸動物
至於有中醫開當歸及鹿茸給兒童服食治濕疹,關之義認為用藥較為「重手」,但並非不可以,需要視乎病者的體質,以及症狀的具體情況而定。
另外,西醫治療濕疹方法,是開止痕止敏感的藥,如抗組織胺類,或類固醇藥膏;同時,最重要是找出引起濕疹的原因,減少進食添加劑及人造色素食物,並避免接觸動物。如小童抓癢,要將他們的指甲剪短,以免抓破皮膚,如皮膚已抓破,要替他們戴上手套避免感染。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