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過一篇東西,提及紫色花朵,不知其名,即刻接到許多讀者的電郵,第一個當面告訴我的是原子筆大王熊先生。
「叫大葉紫薇,很容易記,想起大波的葉子媚就記得了。」熊先生哈哈大笑。
其他讀者指正,說應該叫為大花紫薇,又叫洋紫薇QueenCrapeMyrtle,為外來品種,亦分布在廣東、廣西及福建一帶。該讀者說既然我對樹木有這麼濃厚的興趣,有兩本書可以一讀:漁農自然護理署印行的《賞樹手記TreeLover'sCompanion》,另一本是市政局的刊物《香港樹木彙編》,在政府刊物銷售處可以買到。
謝謝這位讀者,其實兩本書我一早已經購入,讀後觀感是它們都非常單薄,資料並不詳盡,圖片亦貧乏。我住墨爾本時,有位賣花的姑娘送給我一本澳洲花朵百科全書,那才叫精采。從這絕無僅有的兩本書,也可以看出香港人對花與樹的研究並不熱心,只對六合彩和跑馬有興趣罷了。
有位讀者同意我的看法,說洋紫荊極為醜陋,也說很多人都這麼認為,這種花又不是香港特有,當為市花,被外國人誤解我們的品味甚低,選它的,是香港的千古罪人云云。綜合其他來信的觀點,都說外國景點的山頭花樹彩色繽紛,香港的一年四季都是綠色,沒賞心悅目的植物,大家都不明白為甚麼不多種桃花、玉堂春、梅花、楓樹、炮竹花、紫藤、含笑、黃鐘、梨花、桂花等等。
香港能看到的最多只是兩季的花,太過單調,多位讀者還說去新加坡時那條從機場開往市中心的路上開滿粉紅顏色的簕杜鵑,歷歷在目令人難忘。講得不錯,人家熱帶地方已有那麼多花朵,香港的氣候應該種出更燦爛的才對,可惜人一做官,頭腦四方,唉,還是到花墟去欣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