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歐美經濟各具隱憂

投資論勢:歐美經濟各具隱憂

美元上周初繼續受壓,歐元自14個月低位反彈,重越1.22美元關口,而英鎊更曾升回1.7783美元,較前周觸及1.7310美元的19個月低位反彈了足足470點子。相信前周曾來信予筆者的讀者Kelly君必有理想收穫。
筆者一直在此強調,在美國雙赤問題不再惡化下去前,美元的長線前景仍不宜看好。上周美國公布的5月貿赤縮減至553億美元,而白宮亦透露,在經濟轉佳令稅收大增下,今年的財赤可望較預期數字縮減1000億至3330億美元。這又是否代表我對美元的看法會改變?
說句實話,美國雙赤雖有改善迹象,但現水平仍屬偏高,不足以扭轉美元的長期弱勢,但我相信美元短線仍具上升空間。必須承認的是,我上周說歐元重越1.20美元的機會較下試1.1750的機會為低,結果與預測是截然不同的兩碼子事,但基於歐美兩地的經濟表現的差距,客觀因素仍令我深信歐元不會就此見底,短期內下試1.1750美元的機會仍在。

高息貨幣可低吸

縱使歐元面世已有6年多時間,我仍然對「同1套貨幣政策應用於不同國家」這套觀念疑慮未釋。事實證明,失去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自主權的惡果正逐漸浮現,觀乎德、法、意等歐元區3大龍頭近年的經濟表現,更令人不得不對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感到憂慮。
在歐美經濟各具隱憂下,包括英鎊在內的一些高息貨幣,確實有趁低吸納價值。雖然英澳兩地的經濟均有見頂迹象,但這些國家勝在擁有較靈活的金融政策,經濟要自谷底翻身,所需時日必然會較歐元區為短。若認為美元升浪已接近尾聲,分段吸納高息貨幣等收成,不失為值得考慮的入市策略,但我則情願等待這些貨幣跌至再低一點的水平才入市。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