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建議 徹底煮熟才吃<br>一成進口生蠔含諾沃克病毒

衛生署建議 徹底煮熟才吃
一成進口生蠔含諾沃克病毒

【本報訊】不少市民嗜吃鮮嫩肥美的生蠔,但近年市民因進食生蠔感染諾沃克病毒而引起腸道傳染病的個案持續上升,去年共有五十四宗,較○一年上升四成多。衞生署又從全球十一個國家進口本港的生蠔,抽驗逾五百個樣本,當中發現一成含有諾沃克病毒,顯示生蠔是含諾沃克病毒的高危食品,該署建議市民將生蠔徹底煮熟才吃。

引起腸道傳染病

衞生署數字顯示,去年共有五十四宗市民進食生蠔後感染諾沃克病毒的個案,涉及二百一十多人,較前年的五十二宗多,更較○一年錄得的三十七宗,上升近四成六。諾沃克病毒可導致腹瀉、嘔吐、腹痛及輕微發燒。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共衞生化驗服務處主任林薇玲昨接受訪問稱,該署研究發現,不論來自全球哪一個國家的生蠔,均屬帶有諾沃克病毒的高危食品,容易引起腸道傳染病。
有關研究於○一年初至○二年底進行,報告結果最近在國際性的《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ofMedicalVirology)》刊登。研究抽取了來自歐洲、美洲、亞洲及澳洲等十一個國家進口的五百零七個生蠔樣本作化驗,發現其中一成,達五十三個含有諾沃克病毒。

樣本來自六國家

研究又發現,含有諾沃克病毒的生蠔樣本來自六個國家,其中有國家被抽樣兩批共九個樣本,當中三分之二證實含有諾沃克病毒,但報告未有透露具體來源地。
林薇玲稱,市民進食生蠔時或以為可透過飲酒「殺菌」,但其實不然。她指市民應避免進食生蠔,或將生蠔煮熟才進食。
位於港島跑馬地的「蠔軒」,老闆郭先生稱,本港市民進食生蠔的情況愈趨普遍,近年生意額急升三至四成;而本港的生蠔主要由法國、蘇格蘭、美國及日本等地入口。他又稱,因應近期本港接連發生食物中毒事件,該店也提醒市民,進食生蠔時要注意衞生。

諾沃克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