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人們生活在這個大時代中,無論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都脫離不了科技的影響,而當中最具爆炸性的是資訊的發達,促使了知識型經濟(knowledgebasedeconomy)的出現。透明度高了、知識豐富了、選擇也多了,故此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除必須加強改善本身核心技術,保持競爭優勢之外,整個市場營銷策略也正在蛻變中,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大的幅度將產品擲向市場,飲了「頭啖湯」後,再改頭換面(包括包裝和技術改良),吸引並留住趨向於個性化和多樣化品味顧客的心?君不見產品生命周期愈來愈短,便知甚麼原因令消費者如此善變者。那麼通過電子傳媒廣告,似乎是最快和最直接能打進消費者的腦記憶體中(睇到、聽到),上網的人愈來愈多,看電視的人反而買少見少,因此網上廣告大行其道,雅虎(Yahoo)連年賺錢,Google後來居上,股價長升長有,可有啟示?
在上海打開缺口
為滿足企業將產品訊息傳達到大眾消費者,遂誘發出捕捉niche的廣告媒體創意人,其中以樓宇視頻媒體打進廣告市場的「分眾」便是一個例子。分眾利用掛在商業或住宅樓宇電梯口的一個小屏幕為客戶大賣廣告,儘管筆者質疑這個方法將資訊輸送給哪些滾水淥腳、不是趕住上班或上樓的人們效益有多大(下班或出街的人更不屑一顧),可是其能在一個城市(上海)打開這個缺口,到日前在Nasdaq上市,創辦人江南春身家暴漲2.7億美元並躋身中國富豪榜頭30名之內,足被傳為佳話。雖然這個concept被接受(不然不會被前呼後擁至上市,瑞信一波功不可沒),但是整個businessmodel似有不足之處,能伸延到甚麼程度,不無疑問?!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