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命運的安排,我住過的城市,物價都是很貴很貴的。
住東京時東京貴,住香港時香港貴,現在想來澳門,東西也逐漸貴了起來。
「都是你們這些外來客搞貴的!」雖然當地人那麼埋怨,但是一個都市繁榮起來,都是自己的努力,而繁榮帶來的代價,東西一定貴。
第一樣感覺到的,是地產。
怎麼可能,一呎才多少,現在忽然加起倍來?有的還不止,雙倍,三倍。
「我們怎麼買得起?」無產業的年輕人哀嗚。我們都曾經那麼悲傷過。
但是,買不起的話,地產貴或便宜,照樣買不起。想買,朝一個目的去努力,始終給你達到,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已經置業的人,忽然間身價加倍,十幾萬一間的小公寓,變成二十幾萬,上百萬的,上千萬的,以此類推。
有些人一下子就賣掉,拿了一筆錢在手,再去租房子住,希望在地產下降時再買回來,可是地產一漲,很難在十年八年中有起伏的,到時追也追不回來。
漲了不放,等於錢沒賺到,實際上還是和從前一樣,不過,在精神上富裕了許多,即使你的房子只值幾十萬。
精神一有錢起來,人的表情就開朗了。我們看回歸之前的香港,大家都是笑着在路上走的,不像現在那麼愁眉苦臉。
朋友們都取笑我,專選貴的城市去住,賺多少錢都不夠花,真是冤枉。
我的看法不同。錢,花了才有它的價值。想有得花,就要拚命去賺呀。沒有人會同情整天只會埋怨的人。
住在貴的都市,有一個好處,就是看到大家都在笑。找不到的士,遊客太多,是必須付出的代價。這種代價,比起笑容,還是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