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康文署、食環署、環保署、衞生署、海事處及渠務署六個政府部門,昨午首次就近日垃圾漂浮至公眾泳灘的問題舉行跨部門小組會議。環保署助理署長署理何嘉文表示,會加強水質化驗,但至今海水中大腸桿菌含量未有超標,仍適宜游泳。據環保署網頁顯示,本周南區多個泳灘的水質評級較上周公布的為低。
康文署副署長蕭如彬稱,淺水灣泳灘於本月四日及十日受垃圾影響最為嚴重,一天內曾收集近五百包垃圾,超出平日的三十包逾十數倍,惟至今已回復正常水平。渠務署工程師陳卓榮則強調,未有發現本港的垃圾經雨水沖入海中。海事處總經理黎禹華指出,本港夏季受西南季候風的影響,因此海面的垃圾會較冬天為多,上月從本港海面收集得的垃圾達九百七十七噸,本月至今共收集近七百噸。
加強水質檢驗
何嘉文強調會增加泳灘的水質檢驗,由一個月三次增至四次。市民亦可於環保署網頁www.epd.gov.hk查閱泳灘等級。本周降級的南區泳灘包括舂坎角泳灘、深水灣泳灘、赤柱正灘泳灘,均由一級降為二級,石澳泳灘則由二級降至三級。記者昨午在淺水灣泳灘所見,仍有小量垃圾在海面漂浮,其中包括一些家居垃圾如鞋、梳及食物包裝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