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免費醫療服務向來是公務員享有的優厚福利之一,但在財政資源緊絀下,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正研究試行以現金津貼或以現金津貼購置保險制度,取代向公務員提供免費醫療福利。公務員團體及病人權益組織初步均支持建議,認為新津貼制度可節省輪候服務時間,更可撥出資源作處理其他有急切需求的醫療服務。
有望加快輪候時間
現時全港有六十六萬公務員及其家屬,以及退休公務員,可享有免費醫療及牙科服務,估計有關服務的開支每年高達二十六億元。衞福局局長周一嶽昨在接受無綫電視專訪時稱,正研究以其他模式方案,取代現行的醫療福利制度,當中包括為公務員提供現金津貼,或以現金津貼購置保險制度。周一嶽強調在推行改革前,會公開諮詢公務員團體。
對於衞福局的新構思,公務員工會聯合會主席梁籌庭表示支持,認為新制度有助節省時間,免卻繁冗的輪候診症程序。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為,新制度有望加快公營醫療服務的輪候時間,政府也可利用資源處理其他有急切需求的醫療服務。
或讓醫局自負盈虧
此外,周一嶽又稱,在照顧窮困人士、突發和高風險的疾病患者,以及培訓醫護人員四個範疇繼續提供資助外,正考慮讓醫院管理局以自負盈虧形式運作,期望醫管局達到節省開支及成功追收壞帳。醫管局○三至○四年度被病人拖欠的款額達到一千萬元,最後成功追收的款額不足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