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環球房地產投資去年激增逾一成,突破4500億美元,主因是「隔山買牛」形式的物業交易大幅上升。其中西歐物業投資的回報甚為理想,跑贏美歐股票及債券。
西歐物業回報理想
仲量聯行表示,在2004年全球物業投資飆升12%,達4570億美元(約3.56萬億港元)。其中跨境投資增長21%,至990億美元(約7722億港元),佔整體投資額約兩成二。
近六成跨境買賣屬跨洲性質,並非局限於同一個地域,當中以北美洲投資者投入最多資金。跨境交易主要集中在西歐,當中以寫字樓和商場最受歡迎。
西歐物業投資去年回報達10.4%,勝過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9.0%)、彭博歐洲500指數(9.4%),以及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0.6%)。仲量聯行估計,由於物業需求殷切可望繼續推高樓價,加上低息環境有助刺激置業意欲,物業投資仍可提供理想回報。
美樓價今年升9.4%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紀協會(NAR)估計,當地二手樓價中位數會由去年的18.52萬美元,升到今年的20.26萬美元(約158萬港元),增長9.4%,為1980年至今最強勁。
資料顯示,二手樓的供求比率是4.3個月,反映物業成功放售所需時間。NAR首席經濟師萊雷亞認為,在一個供求平衡的市場,供求比率應為6個月。他並稱,美國30年期按揭息率現為5.9厘,而過去兩年的平均息率是5.8厘,是1965年以來最低。
在日本,當地銀行加強地產貸款業務。日本央行表示,在截至3月底的上財政年度,日資銀行向地產發展商提供8.18萬億日圓(約5694億港元)貸款,增加15%,反觀整體資本投資新貸款期間減少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