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投資藍籌股必須要有耐性

陸叔理財:投資藍籌股必須要有耐性

日前收到1位投資者的電郵,內容大致是他以29元買入了中移動(941),後來跌穿了28元水平便止蝕離場。其後股價曾低見27.25,這位投資者自然心中暗喜,慶幸自己「走得快」,後來中移動股價自低位反彈,而當日中移動收報28.85元。他問我,究竟應該高追,還是等候回吐再吸納呢?
我並非想向該名「苦主」落井下石,而是希望透過這個例子,探討一下小投資者常犯的毛病。
可能今年整體股市走勢比較奇怪,總是沒有明確的大方向,大市或個別藍籌都在一個範圍內上下波動,投資者要在股市搵食,可謂非常困難──要圖利,就要如雞仔般「啄啄下」,希望做到「山大斬埋有柴」的效果。

出入頻密更難賺錢

不過,這種出出入入的炒賣藍籌的行徑,無疑可以套取微利,但絕對不可能贏大錢。第一、藍籌入場費較貴,有時候要升數格始有利潤可圖;第二、一般人當錯過了一些明顯值博的買入價時,都不願再高追,往往錯失了入市良機。
事實上,投資藍籌跟炒賣窩輪及二三線股的策略完全不同,要贏錢,就一定要「坐貨」。可惜,很多投資者會受股市波動而作出錯誤決定,當中最明顯是近日不少大行對個別藍籌發出不同的投資評級,令相關股份價格大幅波動,小投資者被牽着鼻子走,有的甚至沽貨離場。

勿受短期波動左右

其實,假如港股將會出現一浪高於一浪的形態上升,短期的大市波動根本可以置諸不理。
平情而論,目前各大外資大行對個別股票都有自己的觀點與角度,因此發表的研究報告評級不一,亦非常合理,但投資者卻要清楚兩大要點:第一就是目前股市仍處於牛市階段(有可能正在醞釀牛市第三期),藍籌股即使要調整,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我時常建議逢低吸入優質藍籌,便是這個原因;第二、有時候股市出現「莫名其妙」的波動,我們必須留意背後誘因是甚麼。目前市場充斥着大量的對沖活動,股市往往會波動異常,但只要基本因素沒變,根本不用擔心短期股價的變化。
可能大家心裏有個疑問,就是之前錯過了買入優質藍籌的良機,往後應該如何部署?我永遠覺得,股市是炒將來而並非炒過去,因此每天都是新的開始。只要港股尚有上望空間,不少藍籌仍有值博率。當然,我仍然覺得滙控(005)及和黃(013)仍未到價,尤其是後者,年內目標可上望80元。另外,中移動經過早前的回吐,應該初步已見短期底部,而8月中旬公布的業績,理應會有不俗表現,因此重上30元的水平,指日可待。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