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
最近,黃毓民再被「封咪」。大家去看一看《浮桴記》之二及之三,會對事件的了解,有所幫助。
練乙錚說:特區政府不加速民主化,卻反其道而行,去削弱言論自由,以求兩者平衡。政策碰壁,管治困難,高層認為是因政府沒有輿論陣地,於是要先從取得輿論陣地入手。練卻認為:不是沒有陣地,而是沒有市場,政策本身漏洞百出,理屈詞窮。我來舉個比喻:雖有飯煲,但拙婦煮的卻是臭米,叫人如何下嚥?
回歸以來,傳媒陸續自律轉軚,這是人所共見的。不過,為甚麼言論自由卻沒有大倒退呢?我認為,因為在這方面,還有自由經濟市場規律的無形之手,在發揮着作用。讀者聽眾有選擇的自由,摒棄那些自律轉軚的傳媒,讓其萎縮以至關閉。但這次黃毓民再被「封咪」事件,使我的憂慮加深了。
自去年黃毓民、鄭經翰、李鵬飛「封咪」,商台的收聽率不是大跌、廣告收入大幅下降嗎?這是完全違反商業原則的,為甚麼竟還一而再呢?
公費開辦的港台,也不斷受到壓力。傳媒的自由經濟市場規律,是不是受到破壞,那無形之手是不是會被有形之手取代呢?佔據了所有的飯煲,換了一個巧婦,煮的是毒米,你吃了便會中毒而不覺的。
最近,一大批時事評論員,應邀訪京。我們且拭目以待,看看他們今後的言論,有誰是一如既往或有所改變的?
練乙錚以《伊索寓言》的《太陽與北風》來作比喻,「北京吹北風」,以致港人離心而「特首交白卷」,建議「北京脫胎換骨,港人自然歸心」。他所說「脫胎換骨」,是擺脫史太林主義的一黨專政,那豈不是「變天」?他實在太斗膽了!
從董落曾上、連宋登陸,反映出胡錦濤的確在魄力和策略上,大勝江澤民一籌。北京已掌握得○三、○四年七一大遊行的確實情況,待○四年九月立法會選舉穩住局面,即作了策略轉變的部署,展開大規模的有力的統戰攻勢。統戰從來都是:團結大多數,孤立一小撮,利用矛盾,個別擊破。最後達到,全部吃掉,獨攬絕對權力的目的。
現在,「北風」已略為收斂了,「太陽」初露光芒,讓你脫去寒衣。「尋常看不見,偶爾露猙獰」,突然驟冷,你便會冷病,冷死。
曾蔭權和許仕仁,是會很識相地很好地去配合的。兩年試用期過後而連任五年,那時大抵會北風再吹而驟冷。
從輿論的陣地和市場來看,為維護香港的言論自由,廣泛大力地建立推動,眾多的獨立的電腦資訊網絡,實在急不容緩。(未完,待續)
──讀練乙錚《浮桴記》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