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報業股非短期入市對象

英之見:報業股非短期入市對象

從電郵回應所見,原來不少人對報業股仍有興趣。現在大市氣勢如虹,跟紅頂白才是潮流,報業股面對紙價上升之外,還剛剛有新的不明朗因素,一定不是短期入市對象,但不用看得太淡。
香港市場很細卻很自由,的確很容易頂爛市,電訊公司已是一例。但多了兩份免費報章,不用怕會威脅傳統報章,客路根本不同,有一份免費報章,和有3份分別不大。目前報業股的處境,和幾年前有線(1097)頗為類似,當年有線慘遭洗倉,分析員認為新發的牌照會打擊生意,事後證明英超、世界盃等就是一切。而在免費報章的市場中,派發網絡就是主宰,沒有鐵路這支扶手棍,生存相當困難,最大可能是割喉式競爭廣告,業界會出現陣痛,但應該不會長久。
說多一些題外話,家中亦有裝NOW,一個月看不到4次,主要是看ESPN。但那條24小時煲劇頻道,從來不知節目表,想煲劇也無從,連最基本的客戶關係處理也不好,見微知著,怎可能食大茶飯。

遠期認購期權風險有限

談到客戶關係,最近二三線大洗倉,某間大行基金經理執位,被市場引用作為理由之一。新人事新作風,重整組合天經地義,但換馬過程令市場震盪,會打擊投資者對基金的信心。投資者將血汗錢託付基金經理,是假設他們會專業地處理,可是市場連環出現不問價斬倉,這樣和提供子彈蹂躪自己沒有分別,叫人如何再有興趣繼續投資。傳聞中的大行,其實是面對一次公關危機,不過公關危機十居其九的處理方法,都是任由事情淡化。顧客始終是善忘,又盲目崇尚名牌,認真處理,反而可能提醒一堆懵人有問題存在。
大市升勢實在勁,長實(001)80元裂口高開,太古A(019)兩日內升5元,令人歎為觀止,這個市場不能太有邏輯。不是想晒貼士版,很久之前,曾經建議大家買和黃遠期Call,這個拚輸來打、小注怡情的方法,才有機會在一個大浪中獲利,買正股會着重短期走勢,反而容易迷失,買遠期Call成本不高風險有控制,會坐得比較安心,遇到相若情況,不妨考慮這個策略。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文所提及之上市法團,作者及其有聯繫者目前並無擁有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