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ver - 陶傑

Cross-over - 陶傑

潮流最時興的一個文化詞彙,叫做Cross-over。
甚麼叫Cross-over?例如開一家餐廳,把日本銀鱈魚、廣東生蠔,跟意大利的芝士青口意粉一起上桌,拼成一席地球村之宴,東洋味道加南歐風情,佐以南中國海的清鮮,跨越文化國界,就叫做Cross-over。
歐洲的女裝近年流行中東和北非風格:棗紅的披肩,藍紫的裙子,用上好的絲造成,如果配一隻中國的銀鐲子,也可以成為Cross-over的神來之筆。
然而最神妙的Cross-over,應該是歐美的山水,以中國文學的意境來詮釋。有沒有去過比利時的滑鐵盧戰場?當年拿破崙兵敗於此。今天的滑鐵盧,丘陵起伏如一張墨綠的地毯,連接着蔚藍的天色。身臨歷史的勝境,耳邊不一定要響起柴可夫斯基的一八一二年序曲雄渾的樂章,而是,出奇地,忽然發現清詞的情人納蘭性德的一首作品,竟似隔世為這個地點而寫:

「何處淬吳鈎?一片城荒枕碧流。曾是當年龍戰地,颼颼。寒草霜風滿地秋。」
「霸業等閒休,躍馬橫戈總白頭。莫使韶華輕換了,封侯。多少英雄只廢邱。」
拿破崙的戰場遺址,一樣有納蘭的詞意,歷史的時空不一樣,詩人對戰爭的興亡感慨相同。有如黃君璧的曠墨狂毫,不必畫中國的黃果樹,還可以揮灑南美洲的大瀑布;黃永玉描畫意大利的山城小鎮,把西洋風景用彩墨勾沉在意綻情長的中國宣紙上,也是一卷妙手匠心的Cross-over的奇蹟。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電光石火的迸亮光中,所有情感的奇緣都是命運的Cross-over。A加上B,為甚麼偏偏是C?而C裏頭有A的皮相和B的神韻。如果沒有在這條交叉路口遇上,只能交換一個惘然的眼神,物換星移,彈指之間也許就錯過了天長地久的一部心神交滙的不朽之作。
不一定所有的Cross-over都成功,例如在故宮的養心殿,就是不可以默唸《馬克白》的獨白︱︱雖然僭帝稱皇的野心,金鑾紫冠的權慾之夢,中外的權術家都意志相同,滑鐵盧跟納蘭詞情境相配,故宮和莎士比亞的悲劇的感覺相衝。
因此緣份是多麼珍貴的隔世一夢,那麼薄、那麼輕柔,多看兩眼就雲散煙消,留下一宵春夢,三更回憶,只是當你悟到這一切,天上的北斗西移,人生的境界已到了下半夜,天邊若現出一抹淡淡的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