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不是政府喉舌

港台不是政府喉舌

陳 圓
時事評論員

想不到新的特首甫上任,即掀起新一輪有關香港電台角色爭議的、並非敏感的時事性節目,而是賽馬直播。事件自上月曾蔭權開腔,指港台應停播賽馬及金曲頒獎禮擾攘至今,隨着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於剛過去的周末主動踢爆,細節已逐步明朗。
事實是,早在曾蔭權發表停播賽馬的言論前,港台在五月便口頭通知特區政府工商及科技局。曾特首在競選時事先張揚,將港台的決定當作自己的主張搶先公布,估計是想營造新官上任,先給港台施加「下馬威」。只要港台加以配合,這台戲本來可以順利上演。奈何港台卻拒絕參與,甚至不惜延誤了諮詢員工和知會馬會的程序,甘心冒着誤導公眾和說謊之名,堅稱有關安排仍在考慮中。
在符合和政府簽訂的「架構協議」的前提下,港台是否繼續播放賽馬節目,應該是港台按其營運需要和聽眾要求作出決定。根據電台在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會議提供的數字,電台的決定,是為了節省佔其每年四點二億經費中,約零點三六個百分點的一百五十萬,而播放賽馬節目的港台第一台的製作費,原來僅佔整個電台開支的四百五十萬。反觀電台單是薪酬開支便佔二點一億元。原來停播賽馬,為的就是節省大約相等於電台一個高級行政人員的一年年薪的數目。

港台因為資源考慮,而作出這個影響數以萬計馬迷聽眾的決定,究竟是否值得?是否對聽眾或納稅人有足夠的諮詢?是否反映了港台在內部資源分配和管理上出現了問題?而港台遲遲未有就停播決定通知馬會,又是否負責任?這些本是應討論的問題,不幸地,事情的核心卻給政治化的討論蓋過了。
無論如何,事件的確凸顯了港台和政府關係的張力。經此一役,政府和本港左派圈子,大抵會進一步確定港台是匹難馴野馬。在他們眼中,作為政府全面撥款的機構,港台平日在時事新聞節目中,宣傳政府政策乏力不在話下,並以編輯獨立為名,對政府諸多批評和諷刺,不時對特區政府這「米飯班主」不留情面。在這次停播賽馬風波當中,更陷新的特首於尷尬的處境。將來特區政府的領導層和港台如何在互信的基礎上,就一些更具爭議性的問題進行討論,市民真的要拭目以待。
但是,對於那些整天在抱怨港台沒有「克盡己任」,不遺餘力宣傳政府政策、扮演政府喉舌的人,他們必須清楚認清港台是香港社會和市民的資產。故此,不論甚麼節目,是去是留、其內容是激進、批判還是歌頌,在在都是反映社會不同階層的意見和喜好。港台不應成為管治階層的宣傳機器,也不應成為政治鬥爭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