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名言:環球股市下半年續看俏

投資名言:環球股市下半年續看俏

上星期四倫敦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對金融市場並沒有造成太激烈的震盪。歐洲股市在短暫急跌過後,於本星期初已幾乎收復了所有失地,而美股表現則明顯較為強勁,其中以我們特別看好的增長股及科技股最為突出。納指自事發當天至周二收市時已連升4天,並進一步逼近全年高位。筆者對環球股市後市依然樂觀,然而在不同地區市場,我們卻會有不同的股份喜好。

市場對倫敦恐襲事件的冷靜反應,某程度上反映出,大部份的地緣風險溢價早已被市場計算在內,事件絲毫沒有令我們對環球股市前景有所改觀。我們現時預期美國及歐洲股市在未來6至12個月約有8%至12%的上升空間,亞太區股市料略為參差,但整體上亦會跟隨造好,當中以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南韓等市場較為可取。
筆者在5月26日於本欄提及有關美股基調向好的理據,當時強調對高增長型股份特別是科技股最為看好。雖然增長型股份於過去一兩個月持續造好,但數據顯示有份參與是次升勢的投資者比率甚低,意味着尚有大量游資等候入市。

相反理論利後市
由於不論是成熟市場或是新興市場,債券孳息均早已貼近歷來低水平,因此,無論是保守的投資者(如退休基金)或是進取的投資者(如機構性投資者),都無法在債券市場方面找到足夠的回報。隨着息口於未來月份逐漸見頂,風險及回報取態預料會進一步改善,各類型投資者將會在本身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以較開放態度增持較高回報項目。
此外,由於大部份投資者尚未對後市抱樂觀態度,因此從相反理論的立場來說,此現象十分有利後市表現。筆者認為,當愈來愈多人參與升勢及對後市抱有信心的時候,市場的投資風險會同步上升,屆時我們才需考慮逐漸轉為採取較防守性的策略,但現時此情況並未出現。

美股估值甚吸引

另一方面,美股整體市盈率現時貼近數十年來平均值的15至16倍水平,估值似乎只屬合理。不過,若把各項股值比率、利率、企業債務以及現金流一併比較,現水平股價估值相比其長期平均值低出超過兩個標準差,是20年來最吸引的水平,其中增長型股份估值相對價值型股份估值,正處於26年以來最便宜的水平。
歐洲方面,由於經濟基調較美國為弱,加上倫敦恐襲事件對短期內的消費及投資意欲或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我們暫時較為喜歡價值型的選股策略。
亞太區方面,筆者自去年底以來,一直強調以高息股為首選策略,看法現時並沒有多大改變。自1990年以來,亞洲高息股一直跑贏低息股,只有其中1年例外,惟現時前者估值仍處於過去20年以來的平均值之下。亞洲高息股未來的升幅要高於低息股超過3成,其估值才會返回上述的平均值之上,意味着高息股估值仍然十分吸引。

科技股看高一線
由於預期美國科技股表現會於下半年大幅跑贏其他行業,因此與其相關程度較高的亞洲地區及行業,預料亦會有較優勝的表現,建議在選擇高息股的同時,可考慮有關行業。進取的投資者,更可直接持有亞太科技基金。
成熟地區股市造好,料會帶動全球股市向上,因此筆者對其他包括東歐、印度及拉美在內的新興市場,也抱着較開放的投資態度,惟一般投資者該嚴格限制此類比重至整體組合的兩成以下。
潘國光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