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o,貼近意大利北邊阿爾卑斯山腳滙流而成的高莫湖(LagodiComo)邊的山城。城不算大,但富有。除了高品質絲綢印染,她也滙聚了難以細數的富人、名人及他們的望湖別墅。一個充滿oldmoney的地段。夏天,喜歡湧到陽光海水中間的人最多,但挑選山中、湖邊,喜其幽靜清涼的人也不少。
六月底、七月初正逐步進入度假高峯期的歐洲,Como湖邊的遊人仍未算多;再多,她是個湖,湖有湖的一種優雅靜態,不似海的澎湃。很多年前,偶然一個機會,橫渡英倫海峽輪渡上(今天一般人都採用Eurostar海底火車,那種乘夜船的浪漫漸去漸遠),我與大學書友在甲板上吹風,認識了一位剛從英國學習英語正在回家的意大利年輕地方官;一貫意大利人的熱情,留下了電話與地址。當我們遊過德國、奧國、南斯拉夫及意大利,決定在回程到米蘭北面高莫湖的山上小鎮Introbio,探訪這位萍水相逢的朋友。
從此我與Como及這一帶的阿爾卑斯山結下緣份。我們的意大利朋友也因此偶然學習了中文,娶了一位來自台灣的女孩。
高莫湖形態以中國的「人」字,靠東的尖端有湖邊城市叫Lecco,比較安靜,平民化。靠西的一端叫Como,也不吵鬧,但較貴氣,她擁有的工業(聽說近年也不景氣,有意將生產也移到中國)及富豪別墅,讓她馳名國際。
那天晚上,我們一行五人,被迫受完旅行團式中菜館豬食,即離隊跳上小火車到Como(Como的站有好幾個,以湖邊註明Lago為準),享受日落景色兼柔風吹送的夜晚。我的朋友們歡快極了,完全享受了他們期待的歐洲安閒之旅的真正味道,從湖邊酒吧買來每人一杯啤酒,邊走邊唱,繞着湖邊走了半圈(當然湖長數十公里,我們只走了極小的一段),然後在湖邊的RivaCafe露天坐下,點了紅酒、麵條、比薩餅、沙拉與牛排;菜式賣相極精緻,味道一流,難怪時近十一時仍須求經理取得位子。坐至凌晨才賃車回米蘭。到米蘭甚至Como的港人不少,有機會到RivaCafe(ViaCairoli#10,Como,39-031-264325),肯定閣下歡極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