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連續下了差不多兩個月大雨,近日天氣放晴,市民都急不及待湧到泳灘,不過近日港島南區的淺水灣、深水灣等多個泳灘,除滿布弄潮兒外,水中更多的是大大小小載浮載沉的垃圾。康樂文化事務署聲言,雖然泳灘滿布垃圾,但仍適宜游泳。有環保專家批評政府只計算水中大腸桿菌量,不理垃圾附有無數的細菌及病菌,呼籲泳客下水前要三思。 記者:謝穎詩
昨日所見,南區多個泳灘包括南灣、淺水灣及深水灣,岸灘上都堆放着數十包裝滿垃圾的黑色垃圾膠袋,部份在泳灘「擱淺」的家居垃圾寫上簡體字,分別有梧州強力去濕茶飲品包、廣州洗衣粉膠袋、內地品牌利口福出產的叉燒包食物袋等。
有泳客稱,昨早深水灣整個海面都是垃圾,令人望而生畏,不敢下水。深水灣一名清潔工人則表示,上周開始垃圾量增加,試過一天收集得六百袋垃圾,當中包括死豬。
當局稱適宜游泳
泳灘的水質及清潔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其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海事處、食物環境衞生署、環境保護署均表示,不清楚垃圾的來源,只強調泳灘適宜游泳,現正設法清理垃圾。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署方負責泳灘上及防鯊網範圍內的垃圾,自上月二十日開始,留意到南區多個泳灘垃圾量大增,這些泳灘包括淺水灣、深水灣及赤柱的泳灘。
康文署平日在泳灘每天收集的垃圾量約五至十包,六月份在淺水灣收集到的垃圾包增至每天三十包,本月開始垃圾激增至每天二百八十包。
環保署則稱,該署只負責監察水中的大腸桿菌量。按上周五公布的泳灘水質,淺水灣列為水質一般,深水灣、南灣及赤柱正灘更被列為水質良好一級泳灘。
海事處解釋,近期吹西南風,所以海面的垃圾都漂到大嶼山一帶及港島南區,維多利亞港及其他泳灘暫時未見大量垃圾漂浮。發言人指五月份全港的海面垃圾數量有八百七十五公噸,六月份升至九百公噸,本月至十二日為止,已收集了七百公噸海面垃圾。該處近日已派出八十艘艇及三百名員工不斷清理垃圾,至於垃圾的來源則沒有仔細追究。
「等如跳落垃圾崗」
科技大學海岸海洋環境學科主任賀瑞燊估計,垃圾是隨着西風由內地越過南丫島漂到港島南區。公開大學環境學系主任何建宗建議市民待政府清理好垃圾才去游泳,「𠵱家去游水咪等如跳落去垃圾崗一樣。」他指政府公布的泳灘水質只量度大腸桿菌數量,以監察泳灘海水有沒有受污水或糞便污染,垃圾沒有大量的大腸桿菌,但隨着垃圾腐爛,卻會有大量的細菌及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