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譜酶是近十年造就很多細菌感染個案的元兇,其中一種名為CTX-M的廣譜酶,抗藥問題愈來愈嚴重,不單肆虐亞洲、北美及南美等地,本港更有尿道感染病人,受到這種具抗藥威力的廣譜酶感染,在短短四年間,抗藥比率由零,急升至四分之一。醫學界推算這是繼「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hylococcusaureus)」後,另一個造成嚴重的抗生素抗藥難題。 記者:梁洵瑜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何栢良解釋,廣譜酶屬細菌內的一種酵素,廣泛在不同細菌內散播,其中一種名為CTX-M的廣譜酶,近年開始出現抗藥問題。
他表示,CTX-M廣譜酶最早在狗隻身上找到,九十年代在南美洲的沙門氏菌內也有,甚至有五成沙門氏菌帶有這種廣譜酶,並迅速傳播;大腸桿菌內也有這種細菌酵素,而且抗藥基因轉變甚速,部份抗生素開始對之無效,約一至兩成大腸桿菌有這種抗藥基因。
大部份在院內感染
何栢良稱,導致尿道炎的「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Mirabilis),一向很少有這種廣譜酶抗藥問題,但該系由九九年至○二年四年間,共檢查九十九名感染了奇異變形桿菌的血中毒病人,並化驗有關病毒株,發現有十三個病人帶有CTX-M廣譜酶,並證實此菌的抗藥情況正在惡化。
他解釋,在九九至○○年,並無發現有CTX-M廣譜酶感染個案,但在○一年二十七個個案中,有五人帶有抗藥性的CTX-M廣譜酶,比率為百分之十八點五;至○二年的三十一宗個案中,有八人的奇異變形桿菌帶抗藥CTX-M廣譜酶,比率升至百分之二十五點八。
他認為,四分之一的抗藥比率相當高,因為這種奇異變型桿菌一直較少出現抗藥問題,意味其他細菌如大腸桿菌的抗藥情況更嚴重。在這十三名病人中,全部是尿道感染,當中九人相信是在院內感染,多數有插尿喉;另四人估計是在其他環境感染,如在院舍內。
須用更強勁抗生素
何栢良表示,此研究證明尿道炎病人正面臨愈來愈強的抗藥惡菌,雖然第三代頭孢子素類的抗生素,可針對這種抗藥基因,但抗藥比率上升,增加治療困難,或須使用一些更強勁的抗生素如美洛培南。他更預期除在醫院或院舍出現抗藥性CTX-M廣譜酶問題外,社區也有此問題存在,他正研究社區感染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