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能源戰略可以不必「走出去」 - 何洋

蘋論:能源戰略可以不必「走出去」 - 何洋

胡錦濤近日在政治局的一次學習會上強調,能源資源問題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問題。
的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增長,能源需求自然也同步增加,國內的能源供應早已不能滿足需求了。以石油為例,中國從一九九三年開始成為石油淨進口國,進口量由當年的一千萬噸升至去年的一億二千萬噸。預期在二○二○年,這數字會進一步增加至四億噸以上。
為了解決中國國內供應未能滿足的能源需求缺口,政府實施了「走出去」的能源安全戰略,重點在於透過國有石油公司在海外收購油氣資源,希望藉此在源頭上控制能源。目前美國政經界注目的中海油收購美國第九大石油公司優尼科作出的行動,就是這個「走出去」能源戰略的產物。
要解決國內能源需求缺口不外兩種方法。一是從擴大供應量着眼。「走出去」的能源戰略就是循這方向制訂出來的具體政策。由於「走出去」向來是國家能源戰略的基調,時日一久,局限難免日漸浮現。中海油收購優尼科的行動在操作上一旦處理不當,極可能會負面影響目前已經頗為緊張的中美經貿關係。
解決能源需求缺口的另一方法是減低需求。在過去的一段日子裏,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有「高消耗,低效益」的特點,足見現時的能源需求缺口其實並不是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產品,當中牽涉到能源使用效率低下在作祟。再以石油為例,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總量的百分之四,可是,石油消耗量卻在全球排名第二。這樣看來,只要在能源領域上打破國家壟斷,推行市場化改革,市場參與者節約使用能源的空間始終很大,根本不必過度依賴「走出去」的能源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