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二三線料步入漫長悶市

英之見:二三線料步入漫長悶市

指數不上不落,整體氣氛依然不濟,當上一批斬倉股喘定,又有新一批接力。二三線承接力不足,波幅太大,是會打擊投資者的信心,太多洗倉,令人懷疑市場價格的代表性,以為昔日的強勢,可能只屬人為。
股價太過波動,是會影響公司的估值,最明顯的例子是江西銅業(358),銅價屢創新高,江銅卻寸步難移,當大家都認為高位只會曇花一現,又如何找人去在高位入市。今次二三線斬倉潮平靜之後,相信會有一段漫長的悶市。
理論上有危才有機,二三線跑得勁,會有不少長線贏大錢的機會,但這樣逆市而行,需要耐性亦需要勇氣,太過小眾,可能只適合自己來。
當股份忽然急挫的時候,總是謠言滿天飛,愈傳版本愈離譜,謠言是止於智者,明知可信性不高便不信,但只會以為自己找錯了線人,沒有真正的堅料,而不會質疑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夠膽入市是談何容易。

潮流產品公司不宜長線
商業模式是2000年開始興起的廢話,生意就是生意,不用甚麼模式去包裝。不過流行了幾年,變成一個概念,反而方便溝通。當股份急劇下挫的時候,是否應該冒險逆市吸納,最主要的考慮,是這盤生意的模式是否值得欣賞,出錢的風險有多大。
有不少生意周期性大,容易由盛變衰。生意設施興建需時,形成供應樽頸,當需求上升便有幾年大好景,供應追回時重返正常,之後一旦需求下滑,便會面對大逆境。
除了這個成因之外,公司同期亦可以由科技及潮流而起,忽然押中一隻新產品,可以相當風光,近年的例子便是Apple博中iPod,但這種商業模式其實不值得欣賞,因為追趕科技以及捉摸潮流的難度其實極高,除此之外,領先優勢通常只能維持一段短日子,模仿抄襲便會隨之而來。
由於這種倚賴潮流產品的公司最好炒,投機者只看重短期盈利,所以估值其實長期偏高,不大適合投資。當這種公司股價由盛轉衰,最有機會一沉不起,冒險低吸也不宜長情,反而有些公司不需面對開發的風險,業務不性感令估值合理,才是長線應該倚重的對象。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目前持有江西銅業(35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