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香港,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九龍城街市,大嚼一番。歐洲旅行中的美食,怎麼比,也不如一碗雪菜肉絲米粉。
今天好好休息,甚麼事都不做,除了買菜回家弄幾道,洗洗前幾天吃西餐的悶氣。忽然想吃雞。奇怪,所有肉類之中,我對雞最沒有興趣,認為牠極無個性,味最淡。怎麼會懷念起牠?也許是我的身體中缺少雞肉的營養,不是大腦的要求。
一隻雞,做法甚多。最普通的是白灼,但也最難控制火候。當今餐廳中所謂的油泡,也不過是炸一炸算數,不淋滾油了。
從前我做得最拿手的是豉油雞,把薑葱綑綁起來在油中爆香,然後下半瓶生抽半瓶老抽、冰糖,加玫瑰露煮成。但是想起做成後斬件時弄得滿手油膩,還是作罷。
把雞皮剝了,切成碎片,用一枝竹籤串起,在炭上慢慢烤,下點鹽,燒至略焦,還是吃得過的。雞的任何部位都可吃,除了胸肉。
雞胸肉最恐怖,厚厚的一片,像銀鱈魚多過像肉,怎麼炮製,也如嚼發泡膠。學西廚下大量番茄醬,亦不鮮甜。
好,愈難做得好的,愈值得挑戰,就用雞胸肉!取下之後,其餘部份拿去熬湯。
這塊雞胸肉,拿出切刺身的日本利刀,將它片得薄得不能再薄,備用。
見菜市場中有種叫茶樹菇的,它與茶無關,並無茶味,蒂很長,口感不錯,也甜,又購入蘑菇、草菇和冬菇,每一種菇,都用新鮮的和曬乾的來配合,共八種,和雞湯一起滾。次序是先將乾菇煮二十分鐘,等出味。鮮菇後下,湯再沸時,才把雞胸肉薄片灼熟,即熄火。
是今天才想出來的菜,沒有菜名。雞整天雞雞咯咯叫,有如長舌八婆,又有八種菇,就叫八婆菇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