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總署今次史無前例地為穿梭機準備好「B計劃」,萬一發現號真的要啟動「B計劃」,要派人到太空營救太空人行動,即使營救行動成功,寫下人類探索太空史上創舉,但也同時標誌着穿梭機提早壽終正寢。
發現號這次復航,旨在重振太空總署的威信,趕及在穿梭機於二○一○年退役前完成停滯不前的國際太空站建造工程。
研究新太空飛機需10年
假如發現號今次像哥倫比亞號那樣出現隔熱板脫落毛病,標誌着太空總署花了兩年半、耗資逾七十八億港元的修補工程無效,為免重演哥倫比亞號重返地球時解體的悲劇,惟有壯士斷臂,把發現號像太空垃圾般丟棄,另派阿特蘭蒂斯號營救滯留太空的七名太空人。
這個行動令太空總署只剩下阿特蘭蒂斯號和勇氣號兩架穿梭機,除了意味穿梭機不安全,穿梭機隊也趕不及在二○一○年限期前建造國際太空站,太空站無法有效運作,穿梭機沒有存在的理由。當局只能下令穿梭機全面停飛,加快研究有逃生艙的新一代太空飛機,但最快需時十年。
太空總署隨時威信掃地
穿梭機停飛,國際太空站的建造工程也會無限期押後,代表太空總署無法履行國際承擔,令太空總署威信蕩然無存,也會影響太空總署今後與歐洲航天局、日本宇宙探索局的合作,因為國際太空站工程延誤,令歐洲航天局損失四百七十三億港元,加上太空總署官僚拒讓歐洲太空人接觸太空站上某些儀器,而美國太空人在太空站所進行的各類型實驗,都是為美國派人遠征火星而設,令到歐洲航天局頗有微言。
路透社/英國《觀察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