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機明晨復航先作最壞打算<br>救太空人B計劃應變

穿梭機明晨復航先作最壞打算
救太空人B計劃應變

美國太空穿梭機發現號,將於本港時間明天凌晨三時五十一分發射升空,進行哥倫比亞號解體兩年半以來首次穿梭機任務。太空總署的聲譽、興建國際太空站和探索外星任務的進度,盡押在這次升空之上。太空總署人員豪言穿梭機已是史上最安全,不過他們亦首次制訂了應變「B計劃」,一旦出問題就派阿特蘭蒂斯號穿梭機到太空站營救太空人。

哥倫比亞號前年初升空時,因為機翼的隔熱泡沫塑料遭外掛燃料箱擊破,回航時導致解體,七名太空人罹難。太空總署在穿梭機停航兩年半期間,在各方面加以改進。測試主任斯波爾丁說:「我們可肯定地說,這是我們歷來發射最安全的太空船。」

派阿特蘭蒂斯號營救

太空總署耗資逾七十八億港元全面改進穿梭機,包括重新設計外置燃料缸、在機翼加上幾十個活動和溫度感應器,以及加上一隻可檢查機身是否有裂縫破洞的機械臂。太空總署亦會用逾百個鏡頭拍攝發現號升空,觀察燃料缸是否有碎片或冰塊墮下。
但怎樣安全,也有可能出意外。多名太空總署前經理和退休太空人都指出,已有二十一年機齡的發現號存在嚴重隱患,機齡老化,加上兩年半停航,機上二百五十萬個零件可能變乾、變硬、變得骯髒,增加故障的可能,大部份準備工作亦是由模擬器進行,屬於紙上談兵。
太空總署任務控制中心發言人克萊姆強調,當局已制訂「最後一着」的應變計劃,發現號升空後一旦發現問題,回不了地球,七名太空人可擠進已有兩人駐守的國際太空站,等待阿特蘭蒂斯號前來營救。
國際太空站現存的氧氣、糧食和重要物資,足夠讓九人支撐五十六日,但要節食,每人每日只能食一千卡路里食物,比平日少一半有多。
阿特蘭蒂斯號可在三十五日內載四人升空營救,時間是足夠的,但國際太空站只有一個穿梭機對接泊位,只好犧牲發現號,由地面控制中心遙控墮進大氣層銷毀,讓出泊位給阿特蘭蒂斯號載十一人回航。

技術問題或推遲發射

發現號能否順利升空,一大取決因素是天氣。發射場所在的佛羅里達州剛被颶風「丹尼斯」吹襲,另一股熱帶氣旋「埃米莉」預計到周五才形成颶風,氣象專家預測發射當日的天氣,有六成機會適合升空。
穿梭機項目副經理黑爾說,他有信心發現號能順利升空,但一些技術問題如未能及時解決,可能推遲發射。這些問題包括新燃料缸的性能、工程師能否取得過去抗熱瓦片受損的數據,以及能否利用天氣氣球數據來了解升空時燃料缸有多熱。
太空總署也知道發現號問題所在,強調很多問題要試過才知真章。發現號這次十二日長任務,除了運送補給品上國際太空站和進行實驗,也會進行試飛來測試改良的技術和新程序。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

今次升空任務的指揮官柯林斯,是一名出色的空軍機師。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