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叔理財:油股雖急升未成泡沫

陸叔理財:油股雖急升未成泡沫

上周四因為倫敦發生大爆炸,油價顯著波動,紐約8月期油一度急跌超過3美元,但收市前卻重上60美元的關口,走勢之反覆,與大爆炸一樣令人膽戰心驚。
事實上,不少分析都認為,大爆炸理應推動油價再創高峯,結果油價不升反跌,理由是市場擔心爆炸會影響經濟,令石油需求大幅下降。這反映出油價的升跌根本已全由炒作藉口推動,而非由基本因素帶動。
現時市場大多認為油價仍有上升的空間,其中有人認為,由於遠期期油合約現在的買賣價正處於每桶80美元的關口,所以期油大有機會上試80美元的關口。在這些分析推動下,油價繼續造好,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問題是,這些分析是否只想為自己製造平倉機會,卻是投資者必須留意。
首先,我不太相信期油的買賣價在80美元,就代表油價必定會在未來高見80美元。大幅高水,有時只代表投機者做了大量的對沖部署,並不代表價格會在未來高見這些水平。而且很多時大幅高水只代表現貨價格離見頂不遠,因為投機者已作出了部署。

股價有業績支持

事實上,上周四油價並沒有因倫敦發生大爆炸而顯著上升,反而大幅下跌,這其實反映出油價的升勢十分脆弱──當市場出現重大的事故時,投機者便急速進行平倉。行動似乎更能表明,現在油價的升勢是建基於炒作活動,有可以代替的新投資產品,油價大幅回吐,並不困難。上周便再有外資證券行發表報告指出,現時能源市場的投機氣氛和2000年的科網股熱潮相接近,小心泡沫會爆破。
雖然我對油價的後市並不看好,但卻不代表我認為油股的炒賣已成泡沫。雖然個別油股近日升勢已脫離基本因素,當中如中海油(883)在收購優尼科的事件上仍沒有太大進展,股價卻已突破5元關口,升勢似乎有點過火,但亦有如中石油(857)般本身的基本因素不錯,而早前收購母公司的海外資產亦可對業績帶來刺激作用,加上股息率吸引,以及市盈率只有10多倍,股價並不算貴。故此,除非油價真的跌穿40美元關口,否則油股像科技股般大幅下瀉的機會不大。
當年在科網股熱潮中沒頂的公司,大多是趕熱潮,但現時市場並沒有一窩蜂參與石油或石化業的情況出現,兩者實不應相提並論。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