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元兌一籃子30隻外幣於上半年揚升3.6%,是5年來同期最大升幅。隨着美滙顯著反彈,那些依賴海外市場的美國企業的盈利恐被蠶食,及令美國貿易赤字進一步惡化,並最終拖慢經濟增長。
海外收益勢受打擊
根據花旗美邦的數據,美元上升,美國科技硬件及設備、家居用品、個人用品及能源業的業務將首當其衝,這些行業平均有超過五成生意來自海外市場。
瑞士銀行分析師本杰明發表報告指出,惠普(Hewlett-Packard)、施樂(Xerox)及Lexmark等科技公司,因美元造好而承受的影響最甚;至於國際商業機器(IBM)與太陽電腦(SunMicrosystems)等,亦面臨滙率風險。
倘美元呈弱勢,美國貨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將提升,美國企業在外地的生意額也會被推高。截至上周五,美元兌歐元較去年底升約13%,換言之1億歐元的營業額兌換成美元時只值1.19億美元,少過去年底的1.36億美元。
GlobalInsight首席經濟師貝雷維斯估計,受美元上升影響,美國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將被削減0.2個百分點,相當於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
美滙昨天下跌,因為美國明天公布的5月份貿赤料擴大,以及盧森堡通過歐盟憲法。歐元最多升1.07美仙,至1.2074美元;美元兌日圓曾降至111.73,跌0.50日圓;英鎊一度反彈1.60美仙,見1.7541美元。
紐約早市,歐元報1.2072美元,升1.05美仙;美元報111.75日圓,跌0.48日圓;英鎊報1.7538美元,升1.57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