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多事,七月七日更多事:六十八年前中國發生蘆溝橋事變,眼前倫敦就發生巴士地鐵爆炸事件。
管它農曆陰曆,七月為何總那麼多哀多愁?七月十五盂蘭節,群鬼啾啾,自不勝愁。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看似是樂,但沒有散,何來聚?一年方一聚,不亦可哀?
七,似乎是個大凶的數字。七七事變那年是一九三「七」。易經三次提到「七」字,都說會先凶後吉,可見「七」還是離不了凶。我們辦白事,不正好要辦上七七四十九天?湊巧的是,孔子也是做了個噩夢,七天之後才去世的。
難怪本地人忌諱七,在菜館酒樓點菜,都不點七道。
舊約有個「七」的故事,說埃及法老夢見尼羅河上,七條肥牛被七條瘦牛吃掉。若瑟給他詳夢,說埃及先有七個豐年,後有七個荒年,法老該於豐年積糧,以應荒年之需。可見「七」又是不離災劫。
不過「七」當真是大凶之數麼?看來又未必。中國有七言絕詩律詩,還有甚麼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的騷人名士。鄭和七下西洋,孔明七擒孟獲,都與七有關。七寶樓臺、七級浮屠,更何凶之有。這樣說來,「七」主吉主凶,有時亦由人作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