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被恐怖分子襲擊後,一些市場的朋友開始談論,恐怖分子會否藉恐襲行動,趁機從市場圖利。有些朋友更言之鑿鑿地指出,在倫敦被襲前數小時,股市及英鎊好像「跌得特別急」。
筆者頗相信恐怖分子會藉恐襲行動從市場圖利,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恐怖分子也是人,也要吃飯。雖然他們可能唔怕死,進行自殺式恐怖行動,但卻絕不能空着肚子行動,否則手震震行動一定失敗。同時養活一班恐怖分子的經費亦不菲,故「阿拉丁」又怎會錯過順道在市場圖利的機會。
有些不同意的朋友則指出,恐怖行動是極之機密及很容易失敗,故假若一旦行動失敗,沽空了貨豈非「泡湯」?但筆者認為,即使行動失敗,又不代表股市滙市會即時飛升,反而可能會因為恐怖行動「曝光」,令市場略為偏軟,屆時恐怖分子尚有時間施施然平倉離場。筆者反而認為,近期市場好像有些「愛國」資金,每次出現恐襲行動後,這些資金也會入市支撐,令恐怖分子不容易從市場圖利。
在上周英國倫敦出現的恐襲行動中,雖然股市及滙市在事發前一段短時間,好像亦有一些蛛絲馬迹,但對筆者來說,「最準」及最有事前預測之效的莫過於美國的財經周刊《Barron's》。
事緣在倫敦被襲擊前數日出版的《Barron's》(7月4日),該期的封面專題為:「GuardingAmerica,TheProfitsofPatriotism」,可譯為保衞美國及愛國主義的利潤。
4年半升3倍
《Barron's》談到自911後,美國已動用超過1300億美元在保護境內不受恐怖分子襲擊,亦談到在美國以製造及從事有關保護美國境內安全相關行業之股份,以及其指數HomelandSecurityIndex(可譯作防恐怖襲擊股指數),該指數自2001年至今,累積升幅達300%,遠遠跑贏大部份投資項目。
當中最「老土」的是,該期《Barron's》雖然介紹了多隻防恐股,但筆者一向對此類股份興趣不大,沒想過數日後真會出現恐怖襲擊事件,於是看罷該文便算數,否則已不用再為今年的投資而煩惱,事緣自倫敦被襲後,《Barron's》所介紹的防恐股差不多全線飆升。
現不妨跟大家談談數隻防恐股:NiceSystems(NICE)是以色列公司,專門製造視像監察系統。AllenVanguard是加拿大公司,專門從事防範生化及核子等攻擊裝備。OSISystems(OSIS)是專門從事貨物、貨櫃車之類物品之檢查(註:以上僅供大家參考,並無買賣建議)。近年美國每年約投入230多億美元於這些產品上,故防恐股可能是未來另類藍籌股之一。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譚紹興為證監會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