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組織強烈反對:人命攸關<br>醫管局擬削急症室數目

病人組織強烈反對:人命攸關
醫管局擬削急症室數目

【本報訊】面對資源緊絀問題,醫院管理局計劃向每年有逾二百萬市民使用的急症服務開刀,提出削減急症室數目,並提高急症室及門診收費。醫管局主席胡定旭認為,很多急需診治的病人都是由救護車直接送到醫院,因此未必需要那麼多分布各區的急症室。但病人組織強烈反對,指會直接影響拯救傷病者的工作。 記者:譚暉 梁洵瑜

於去年十月上任醫管局主席的胡定旭在接受《南華早報》訪問時指出,「香港是一個很細的地方,大部份緊急的病人都是由救護車送到急症室,所以我們真需要那麼多急症室嗎?」現時全港有十五間醫院附設有急症室,醫管局發言人昨表示,削減急症室的數目是一個可供深入討論的課題。
胡定旭又稱,醫院服務需作出一些改組,以解決醫管局的財政問題。他認為,關閉個別醫院的建議太過政治化,而折衷辦法可以是關閉個別急症室,並將更多的醫院服務合併。醫管局資料顯示,去年有逾二百萬人向急症室求診,比十年前增加兩成半,以屯門、伊利沙伯及聯合醫院急症室的求診人數最多(見表)。

去年二百萬人求診

收費方面,胡定旭認為急症室收費應與私家診所相若,即每次診症介乎一百五十元至二百元。他指自急症室實施收費一百元後,未能杜絕濫用問題,約六成使用急症室的病人並非患急症。醫管局稍後會委託顧問公司,研究市民願意及有能力為醫療服務支付多少費用。
醫管局近年已關閉了鄧肇堅醫院急症室,由律敦治醫院處理急症病人,若要削減急症室數目,一般大型急症室如威院會同時處理創傷病人,這類急症室無法削減,故有指局方或會考慮向鄰近區內設有急症室的醫院埋手,如仁濟、明愛或律敦治的急症室均屬開刀對象。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急症室專責拯救人命,而病人送院所需時間與他能否獲救、或能否順利獲得治療息息相關。他指有關建議已超越了醫療服務質素是否受影響的問題,而是關乎病人的生命。
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史泰祖醫生則認為,急症室的數目可減,但要重新規劃其分布。他舉例,廣華醫院與伊利沙伯醫院的急症室位置接近,但新界一些地方可能出現急症室不足的問題,「醫管局喺考慮削減急症室嘅數目時,最緊要兼顧地區人口數目。」

吸引光顧私家醫生

若關閉公立醫院的急症室,部份病人勢將流向私人市場。現時各私家醫院均設二十四小時門診,部份醫療集團則設有夜診。由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領導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將於本月十九日向立法會提交涉及住院服務、基層醫療和高科技醫療的報告。據了解,委員會或考慮以退稅優惠形式,吸引病人光顧家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