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炸彈事件,似乎並未「炸散」環球股市,其一原因是今次「中伏」的雖然是地鐵,但影響程度始終不像911般足以破壞經濟命脈,因此市場反應較911來得冷靜。
儘管今次恐怖襲擊未有帶來太大的經濟損失,但在這種不明朗的客觀環境下,投資者入市的戒心必然會大增,港股的上升動力難免受到影響。雖然市場氣氛好像有所逆轉,但我覺得不宜過份看淡,今次反而是趁調整吸納的1個良機。
我並非盲目的看好,只是認為綜合各種客觀因素,港股的基調並不差。
首先,早前我曾說過,港股的走勢形態是趨向一浪高於一浪。但上月期指結算日創下今年新高後,始終未出現過顯著的整固,所以即使港股要調整三五百點,也是非常健康的現象。
6月低位甚為關鍵
但有1點要留意的就是,從技術性走勢分析,港股若要維持一浪高於一浪的形態,6月份的低位13745則不宜失守。假設港股在此水平以上開始重納升軌,投資者宜把握機會入市。
再者,港股回軟的另一誘因,是市場憂慮熱錢會因人民幣遲遲未能升值而流出亞洲區。究竟發生的機會有多大呢?
第一、中國政府已多次強調,人民幣升值與否,已有自己的時間表,外國壓力不能左右大局。早前熱錢多次流入本地股市,根本意在借人民幣升值消息來炒作一番,並非真的堅信人民幣會升值,所以人民幣短期升值與否,根本不會影響資金流向。
其次,投資市場永遠都是炒概念,正因為人民幣遲遲未肯升值,熱錢才會有炒作空間。大家不妨想想,目前環球貨幣能博升值的,就是人民幣。除非中國政府「誓神劈願」一定不升值,否則,我相信這個升值概念仍然間歇性地被炒作,熱錢一下子撤走的誘因亦暫時未見。
事實上,資金要撤出亞洲區,並非到今時今日才開始,原因是自從聯儲局不斷調升美息,市場已預期美元的弱勢會有所改變,而早在第2季已開始有基金逐步換碼至美元資產,當其時亞洲區股市已出現過較明顯的調整,不過後來調整至較吸引的市盈率時,資金又再重臨區內。
資金流向看值博率
由此可見,在環球投資市場一體化的情況下,資金只會看哪個市場具備值博率,不會無意識地說撤走就撤走。故此,除非亞洲區經濟本身出現問題,我實在看不到資金有大舉撤走的理由。
從另一角度分析,目前歐洲市場受恐怖襲擊的陰影所籠罩,反而有機會觸發資金短暫流出該區,轉移至美國及亞洲等地。
所以,投資者不應因短暫的投資市場波動而自亂陣腳,反而近日港股調整,是部署迎接第三季升浪來臨的一大機遇。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