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現時全港有近二十萬個用戶的水表因過於殘舊而不準確,讀數比真正用水量低百分之七,估計水務署因此每年少收三百六十萬元水費。水務署已展開大規模更換新水表計劃,每年更換十八萬個水表。但有更換了新水表的居民發現,需繳交的水費一下子大幅跳升,其中有住戶的水費激增了十多倍。 記者:麥志榮
水務署發言人表示,按水務設施規例,水表的讀數若與正確用水量有超過百分之三的偏差,便屬不準確,他們根據測試舊水表的數據推算,全港有百分之七點七用戶的水表屬於不準確,若以全港二百五十九萬多戶計算,即有十九萬九千多戶水表不準確,主要分布在各區較舊的樓宇內。
發言人表示,不準確水表大部份是讀數偏低,平均偏低百分之七,粗略估計每年因水表不準而少收的水費,總數約為三百六十萬元,佔水費總收入的百分之零點一五,而由於水費是分四級計算,第一級首十二立方米免費,因此個別用戶少收的收費會因用水量不同而有很大差異。
發言人表示,水表不準確的原因是在使用一段長時間後,因零件耗損而運轉變慢及讀數偏低,水務署在過去三年,每年平均更換十八萬個水表,整體水表準確程度已上升至○三至○四年度的九成二(見表)。
失準水表多屬舊式英制
據了解,不準確水表大部份是使用了數十年的舊式英制水表,讀數以加侖為單位,水務署多年前已改用以立方米計算的公制水表,並在去年開始將所有殘留各區的舊式英制水表,更換為新公制水表。
以「美食街」聞名的紅磡崇潔街崇字大廈,去年亦更換了新水表,但部份住戶發現水費比更換前大幅跳升,崇字大廈管理處負責人林先生表示,他們收到六十六個住戶投訴,需繳交的水費突然大增,增幅由幾倍至十多倍不等,其中有住戶之前一直每季只交二十元水費,但現時增至二百元,他們向區議員求助,水務署才派了兩名人員前來抽驗了兩個水表,但結論是水表運作正常,居民只好無奈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