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賭錢,遠比教人投資輕鬆。近期不時提供期指策略,不少朋友相當高興,但讀者群實在太廣,有些回應卻希望回復以股票長線推介為主,至少要增加次數,平衡需求是相當考功夫。
減少股票推介,其中一個主因是掣肘增加,有時讀者期望大,有時控制注碼不宜,令自己好心做了壞事,選擇股票只是投資過程其中一環,還有太多其他的因素才可以成功,如果看專欄可以發達的話,筆者寫專欄早已億萬家財。
反而寫期指策略,大家都明白純屬個人意見,博輸亦不會遺禍太深,壓力和股份推介相比,可謂相差甚遠。
美股上周五大升,完全出乎意料之外,港股今日早段反攻力度應該不會太強,但局勢已經看不透,假如未平淡倉的話,今日應該止賺離場,觀望未來一兩天的發展才再作部署。假如想博大市重拾升勢,仍然一定是先買中移動(941),近期已成舞高弄低的領導股,相比其他表現呆滯的藍籌股,炒味濃郁得多。
長揸毋懼吃眼前虧
最近在某本雜誌推介勝獅貨櫃(716),結果種下禍根,收到好幾封求救電郵,部份苦主輸錢更是以10萬元計,筆者一篇稿酬才幾百元,下次請不要如此認真,或者至少直接先找筆者。
遇上難得一遇的斬倉潮,如果明白筆者作風,一向是不怕先吃眼前虧,在偏低水平入市,假如股價再低兩成,只是代表更抵買,但要修煉這種信心,根本不是一朝一夕。
斬倉以外,還有其他不利因素。勝獅第二季增長放緩,是因為第一季銷售太勁,應該不是已走下坡,至於航運業周期見頂,是因為船隻供應增加,而不是需求下跌,貨櫃輪數目上升,代表貨櫃需求更有保證。
另外個別船公司自行設廠,應該看成行內人對這個行業看法極之樂觀。製造貨櫃只得幾個百分點利潤率,欠缺規模根本無數可圍,低潮更要承擔額外成本。過度垂直綜合,根本不合管理潮流,毅然設廠,唯一理由是想確保供應。明白這些,便應該更有信心。
市場看法不同,硬接一掌短線相當痛苦,但投資要有信念,不能永遠隨波逐流。
黃國英
電郵:[email protected]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持有勝獅貨櫃(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