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曾蔭權接受中央電視台訪問時說,國家主席胡錦濤讓他不要改變自己的風格,令他很感動,因為「我的衣服、蝴蝶領結(煲呔)及講話方式都有不同。」曾蔭權的風格是甚麼?筆者不敢妄下結論,倒是看到曾蔭權上任之初的講話方式,有太多模仿胡錦濤的痕迹,也擔心香港的風格被逐漸磨滅。
特首口脗明顯效胡錦濤
胡錦濤能夠在兩年時間裏迫江澤民交出軍權,獨攬黨政軍大權,靠的是「兩老」,即老幹部及老百姓的支持。為建立民望,其智囊可謂挖苦心思,提出了「以民為本」的一系列口號,包括被稱為「新三民主義」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而曾蔭權進京「面聖」、宣誓就任之後,首次以特首身份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所強調的「民意之所趨、民情之所在、民心之所屬」,無疑是脫自胡錦濤謀臣的窠臼。不過,這種曾氏風格已比台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問大陸時,照錄「新三民主義」與國父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來得聰明。
曾蔭權在形容行政、立法時,強調「合則兩利,離則兩傷」。這是照搬中共對國(國民黨)、共兩黨關係的評價,不是曾氏風格吧?而曾蔭權在競選時也說過,行政長官「務必是一個高標準的愛國者,一個真正的愛國者」,這更似京官的口脗。
最怕學胡壓制言論自由
令人憂心的,並不是曾蔭權在言語風格上效尤胡錦濤,而是他會否效尤胡錦濤,在行政主導的旗號下,逐步改變香港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風格?胡錦濤大權在握之後,並未如外界期望般推動中國政制改革,反而加強壓制公共知識分子和異見人士、加強管制傳媒和網絡言論。
在香港一些媒體為新特首「迅速」視察災情而歡呼之際,在一眾高官對香港電台如何製作節目指手畫腳之際,筆者覺得,不能不警惕曾蔭權是否正在效尤胡錦濤,形成箝制傳媒、控制輿論的風格!
電郵:[email protected]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