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將歷史性舉辦奧運馬術賽,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昨強調,馬術比賽在港舉行一定不會虧本,香港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收益都會是贏家。他與香港賽馬會公司事務發展總監麥建華均否認,由馬會支付興建馬術項目設施的費用,是為爭取全年賽馬「鋪路」。
何志平昨接受新城電台節目《明茶館》訪問時稱,前特首董建華一直想推動體育發展,但力度不足夠,況且體育政策需要與其他政策範疇競爭資源,若現時進一步推動香港體育政策發展,將有利爭取更多資源,「如果得到市民支持,體育課題上到(報刊)頭版,我哋就有理由去支持。」
國際奧委主席今訪港
港府需改建沙田體育學院作為奧運馬術賽主要場地,令本港精英運動員需遷往新的場地練習,何志平昨保證學院搬遷後的設施一定不會比現時遜色,除了在烏溪沙青年新村增建新設施外,也會透過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場地,為學員提供符合他們長遠發展的設施,最快下個月公布細節。他強調,本港協辦奧運馬術項目是盡量利用現有資源,而且建成的部份設施將來亦可再用,因此不會出現虧蝕。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與北京奧組委成員今日訪港,羅格相信香港可以成功協辦○八年奧運馬術項目,亦會確保本港運動員的培訓,不受體育學院被搬遷影響,他會跟本港籌備的組織商討。香港馬術總會發表聲明,歡迎○八年馬術在港舉行,該會會利用這個機會推動馬術運動。
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將在六個月內向港府提交搬遷體院的具體建議,體院院長鍾伯光促請政府給予更多資源,安排運動員到海外受訓。三項鐵人賽運動員李志和擔心,香港辦馬術賽可能影響三項鐵人賽運動員的成績,因烏溪沙欠缺訓練場地。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前任主席周一嶽則稱,相信本港的傷殘運動員有機會打入○八年傷殘人士奧運馬術賽,但奪獎機會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