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撞擊」號探測船釋出撞擊器極速撞向「坦普爾一」彗星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探索彗星再有新發現。NASA科學家憑撞擊器撞擊彗星迸發出來的碎屑,發現那些碎屑水份原來很少,推翻了「彗星是個大冰球」觀念。
碎屑像爽身粉幼滑
這次人造宇宙大撞擊,令「坦普爾一」彗星表面撞出一個足球場大小的深坑,幾秒內綻放出兩團閃光,並且不斷迸發出碎屑,彗星上空形成一片塵霧。NASA科學家埃亨說:「塵霧中的碎屑就像爽身粉般幼滑,證明彗星是長年累月慢慢形成的。」
科學家發現,塵霧中含有水、二氧化碳和有機物,但水份大大少於預期。NASA一枚人造衞星則探測得彗星被撞後,每秒迸發出五百五十磅水份,與撞擊前相若,這證明彗星表面冰塊成份不比沙石多。科學家正等待塵霧散去,以仔細觀察彗星的深層結構。
新華社/美聯社/德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