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其他城市奪得奧運或大型運動項目的主辦權時,當地的居民都會熱烈慶祝,相擁歡呼,因為這些城市的居民、政府、運動團體在申辦時都經過廣泛討論,並且透過全力拼搏、藉着本身的條件及實力擊敗其他城市奪得主辦權。
然而當國際奧委會及北京奧組委宣布讓香港主辦奧運馬術項目時,感到興奮及高興的只有一直主催的霍震霆先生、馬會主席夏佳理先生及特區政府高層官員,一般市民及本地運動員根本沒有那份成功取得主辦權的喜悅及興奮,因為爭取協辦馬術項目從來沒有經過社會的廣泛討論、從來沒有得到社會的普遍支持;因為爭取協辦的過程都是在不明不白的、都充滿「枱底交易」、「黑箱作業」的色彩,根本看不到香港是憑甚麼實力及條件爭取協辦成功。像這樣來的不清不楚的奧運馬術項目,怎麼能令市民興奮及喜悅呢?
事實上北京奧組委決定讓香港協辦馬術項目的解釋是完全沒有說服力的。在二○○○年北京成功取得奧運主辦權時,清楚知道將要舉辦馬術項目,北京奧組委理應在當時就開始籌劃及準備,包括建設場地、引入合格的檢疫及其他配套措施,怎麼到五年後的今天才說可能缺乏經驗及專業知識而要把項目交由香港協辦呢?難道過去五年多北京奧組委都沒有為馬術項目做準備嗎?而即使北京奧組委真的到最近才發現力有不逮,它仍然有整整三年的時間作改善,包括從香港以至世界各地聘請有關的專才及引入合格的設備,根本不需要把項目搬到香港。試想想中國政府能在幾年間建成最先進的磁懸浮鐵路,區區一個馬術項目怎麼難得到北京奧組委及中國政府呢?
是的,一九五六年的墨爾本奧運也曾把馬術項目搬到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但當時奧委會是因為澳洲檢疫條例太苛刻,其他國家馬匹難以運進澳洲才被迫另覓比賽地點;中國的檢疫規定顯然沒有澳洲那樣嚴苛,現在的農業科技又比五十年前好得多,北京有甚麼理由及需要把馬術項目交由其他城市舉辦呢?
我們認為,中國能成功申辦奧運,能在○八年把奧運辦得有聲有色,香港人已是與有榮焉、已深深感到喜悅及興奮,根本不需要為了照顧香港、為了讓香港沾光而把個別項目搬到香港來。相反,在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情況下把奧運馬術項目交由香港舉辦不僅讓本地運動員因失去訓練基地而人心惶惶,不僅令國際馬術聯會感到不是味兒,不僅令參加馬術項目的運動員失望,更令內地體育界特別是北京馬術協會感到失望及氣餒,因為香港奪去了他們舉辦大型馬術比賽的機會。像這種只讓少數人高興,卻令多數人失望的安排怎麼說都是不合理的、都是令人難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