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應用作娛樂

  食物不應用作娛樂

消費者力量 陳偉民

每次看到用食物如麵包和忌廉等,作為搞笑工具的電視節目便大感惡心;而令人痛心的是,觀眾竟視糟蹋食物為娛樂,笑得前仰後合。
知飽不知餓的人會否想到:○四年三十五個國家因糧食短缺而要求緊急支援;營養不良每年奪去五百萬兒童生命;全球二十億人,就祖國便有一億四千萬人飽受缺糧的煎熬(聯合國資料)……缺糧原因不是沒有農地,而是為我們種植了他們不需要的東西:如三成多人民捱餓的津巴布韋在○四年便出口了六千八百萬噸煙草;有三成七飢民的盧旺達用了三成五土地種植香蕉。
再者,現代農業依賴化學農藥和除蟲劑,以彌補因過度耕種而造成的收成下跌。聯合國指出,這捨本逐末的方法,已令三分一的(約十五億公頃)農地退化成禿土;而每年亦有四千萬公頃土壤被慢性毒害,漸漸失去培育植物的能力。飢民能從我們手中取回的,亦只是片片荒土。
缺糧不是一人之力和一朝一夕便能解決的事情,但對食物的珍惜卻是最基本和能力所及的個人責任。儘管電視台依觀眾口味製作節目,我們更有責任讓他們知道不應把食物當笑具;但電視台亦應具其社會責任,即使觀眾未有投訴,亦不應糟蹋用以維持生命的食物,更不應建立為了娛樂便可隨意浪費食物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