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體壇歷史一刻──香港成功主辦○八北京奧運馬術賽!國際奧委會全會昨午在新加坡宣布接納北京奧委會的請求,將馬術項目交由香港主辦。特首曾蔭權即時發表賀詞,表示歡迎及感到榮幸,強調這是香港體育發展史上的新里程;而港協暨香港奧委會會長霍震霆,冀盼全港各界同心共勉辦好奧運馬術賽。不過,有立法會議員關注本港運動員會否受影響,有學者更質疑爭辦馬術賽只是高官的「政績工程」。 記者:羅克廉、曾建航、羅偉光
身在新加坡的霍震霆昨日透過長途電話接受訪問時十分興奮,對記者的提問有問必答,他說:「現時距離北京奧運開幕只有三年,要辦好奧運馬術賽,有賴全港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及全情投入。奧運是世界盛事,已非體壇活動那麼簡單,與社會、經濟、文化連環緊扣。現時首要的工作是立即成立組委會全面展開籌備工作,包括擬訂一份新的『奧運城市』合約,待國際奧委會會長羅格日內到港正式簽署作實,讓香港主辦○八北京奧運的整個馬術項目,包括傷殘奧運馬術賽。」
馬會撥八億大興土木
霍震霆指出,這次主辦北京奧運馬術困難重重,現時面對的問題包括建設合乎奧運標準的馬術場地、馬廐、選手村,安排本地精英運動員由體院轉到適當場地繼續備戰奧運,亦要與港府及各界人士設法縮短香港與北京奧運的距離。
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及香港賽馬會主席夏佳理昨在港舉行記者會,簡介香港主辦奧運馬術賽事宜,何志平說:「港辦奧運會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鞏固香港在國際體壇及經濟中心的地位。」
促成此次「壯舉」的幕後功臣香港賽馬會,準備支付七至八億港元協助主辦,改建沙田馬場、彭福公園、體院及上水雙魚河馬術中心為兩個一流的奧運馬術賽賽場。馬會主席夏佳理說:「香港賽馬會未來一定會很忙碌,但只要對香港好,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次香港獲得主辦奧運馬術賽,本港各界反應普遍接受,旅遊界更多表示歡迎。旅遊發展局主席周梁淑怡稱,這項體育盛事可提升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指,馬術賽事能吸引大量消費力強的旅客來港;香港酒店業主聯會執行幹事李漢城則表示,相信來港觀賞賽事的旅客數量不會十分龐大,本港酒店應有足夠房間應付需求。
本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主席吳光偉則估計,屆時到港旅客未必如當局想像中多,「只係喺賽事期間嚟香港逗留一、兩日,帶來收益有限,但長遠對宣傳香港有幫助。」
學者斥高官自己貼金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鄭家富稱,該黨支持香港協辦賽事,但擔心搬遷訓練場地會妨礙運動員集訓影響比賽成績,特別是本港在乒乓球及羽毛球等有機會奪取獎牌的項目,當局應慎重處理,而馬會佔用體院土地會否影響日後發展令人關注。民建聯蔡素玉表示,香港在賽馬運動方面達世界一流水平,相信協辦賽事有助進一步提高香港在國際體壇地位。她又說供運動員訓練的新場地距離體院不遠,應不會嚴重影響訓練。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香港舉行奧運馬術賽只是一些高官往自己面上貼金的「政績工程」,他說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歷屆奧運蝕本收場居多,舉辦單一項賽事肯定虧蝕,從推動香港運動發展而言,為舉辦一冷門運動比賽而犧牲精英運動員訓練場地,令人質疑是否值得,「可能何志平覺得自己立咗大功,曾蔭權屆時有機會為奧運比賽主禮,但係香港實際上有幾多得益,大家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