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人:我們炸不死

倫敦人:我們炸不死

恐怖分子炸碎了地鐵列車,炸開了巴士頂篷,炸掉了數十顆寶貴生命,卻炸不死一個文明國度裏一種愈是打擊愈是驍勇的堅毅精神。七月的倫敦,經歷過火藥的洗禮,依舊繁榮,依舊冷靜。「我們連二次世界大戰也熬過了,怎會因為這些恐怖襲擊而退縮?」倫敦人說。一九四○年納粹德軍的閃電空襲,狂轟濫炸都炸不死倫敦人抗敵的心,在恐怖分子面前,「炸不死」的倫敦人更誓不低頭屈服。 《蘋果》記者蔡元貴、黃建通倫敦報道

恐怖襲擊的第二天,倫敦街頭沒有陽光,剛剛從黑暗中逃走出來,人們的眼神帶着幾分慶幸彼此活着的光芒,也帶着幾絲恐怖陰影的猜疑。倫敦的巴士恢復服務了,很多地鐵站都重開了,巴士和列車還是很繁忙。站滿人的巴士依舊在街道上穿梭往來,地鐵站依然看見排隊買票的乘客,列車可能不及平時擠擁,但也不算冷清。
清晨倫敦巴士站的氣氛,又是克制,又是傷感。上班的人都平靜的坐着候車,但當記者上前探問他們的心情,好幾位市民都搖了搖頭,手掌放在胸前,說不想提起。他們憂鬱的眼神,已經說明一切。

「也許有些人不敢搭地鐵」

氣餒的人多,打不死的人更多。「我還有點緊張,不過始終都要上班,還得坐巴士回公司。」私人助理GabyRichards前天從倫敦市中心的舊街乘巴士經過利物浦街的時候,看見滿街都是奔走的人群,起初以為是地鐵站電力故障,返回公司才知道是恐怖襲擊。Gaby說:「今早好像多了人走路,也許有些人還害怕慘劇重演,不敢搭地鐵。」
有人為前天的事難過,有人則為逃過大難而慶幸。JohnCasley前天沒有成為恐怖襲擊的犧牲品,全靠他受感染的眼睛,「因為右眼不適影響走路,所以昨晨提早了十分鐘出門,剛好乘坐比正常早一班次的列車,而隨後的一班,正是被放置炸藥的列車,真是走運。」

「怎會因恐怖襲擊而退縮」

從事電腦業的JohnCasley說,可能這個周末會有人留在家中,以策萬全,不過他的朋友都堅決表示不願這樣窩囊。「英格蘭人就是這樣,我們連二次世界大戰也熬過了,怎會因為這些恐怖襲擊而退縮?」他更相信人們很快就會把這樁慘劇淡忘。
這天最繁忙的是英皇十字路火車站,與火車站連接的英皇十字路地鐵站是前天傷亡最慘重的地點,火車站關閉了一天,很多人被迫滯留倫敦一天,昨天重開,大批乘客輪候火車回家,人龍一度由站內排至站外。
英皇十字路火車站大樓下着半旗,站內的報販Stuart前天目擊人群從地鐵站內逃出地面,「很多人都滿臉熏黑,有些人的皮膚還被燒傷了,這是我生平從未見過的嚴重災難,情況就如電影院播放的災難片。」不過災難沒有令倫敦人失去理智,「他們都很有秩序、很冷靜、拯救人員行動也很快速,叫人感動。」
好幾個肇事地點的街頭,都有人送來鮮花,給亡者致祭,給生者致敬。挪威籍的心理學家AreHolen在把一束玫瑰放在英皇十字路站外鐵絲網上。他讚揚倫敦市民對恐怖襲擊的反應很冷靜,不過他主張人們應該以示威等方式,宣洩內心的鬱結:「可能英格蘭人過往也曾面對愛爾蘭共和軍的威脅,對於恐怖襲擊已習慣了憤怒不形於色。但是人們總要把情緒宣洩出來,才可以真正把慘劇帶來的創痛揮去。」

「今天回到更偉大的城巿」

「害怕當然是有的,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正在倫敦度假的英國人E.Wallace說,連環爆炸事件使她很震驚,不過冷靜下來,她昨日終於大着膽子繼續乘地鐵,拒絕向惡勢力低頭。「我們是很堅強的人,大概在九一一之後,我們對這種事情都有着心理準備了。」電視節目製作員MaryWhitmore說:「大家仍會擔心恐怖襲擊再度發生,那又怎樣?倫敦生活今天已經一切如常了。」
巴士爆炸案現場塔維斯托克廣場,警員以帳篷封路,路的一邊是StPancrasParishChurch,教堂門前放了幾束鮮花,還有一幀心意卡,道出了倫敦人對抗黑暗的堅強意志:「昨天我們在一個偉大城市中逃亡,今天我們又回到一個更加偉大的城市了;幹這件事的人應該發現,他們選錯地方了──倫敦還是會向前走。」

倫敦一輛三十號線雙層巴士日前成為恐怖分子炸彈襲擊對象,但居民昨已如常乘搭該路線巴士上班。
路透社

遇襲的英皇十字路地鐵站外,居民為死難者獻上鮮花悼念。
黃建通攝

倫敦地鐵昨日基本回復正常運作。
黃建通攝

《英國人心聲》正在倫敦度假的E.Wallace,坦承害怕恐怖襲擊,但她說「生活還是要繼續」。

《英國人心聲》秉承二戰倫敦人炸不死、頑強的精神,JohnCasley說,面對恐怖襲擊不會躲在家那樣窩囊。

《英國人心聲》私人助理GabyRichards說,昨早好像多了人走路,也許有些人還害怕慘劇重演,不敢搭地鐵。

《蘋果》記者蔡元貴(左)、黃建通倫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