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很私隱的趣味,其實不適宜公開與不相識的人來「分享」。
最怕叫所謂名人來介紹一本所謂好書。有甚麼好介紹的?甲之肉糜,乙之砒霜。喜歡看甚麼書,猶如欣賞甚麼樣的女人,我的選擇,未必適合你。
閱讀是很自然的活動,自然而低調,就像呼吸。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除了職業書評家,沒有人以標榜正在看一本甚麼書為曝光的機會,傳媒也不會一窩蜂地找一個所謂名人,請他介紹甚麼好書。
請問彭定康當港督的時候,有沒有告訴香港人他在讀意大利文?英國首相貝理雅,會不會向英國人介紹《達芬奇密碼》,說他看了這本小說之後得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和「啟示」?沒有。因為英國人本來就愛閱讀,人手一卷,在火車和飛機的旅途,看書不是為了扮嘢,也不為了響應哪一個權威人物的呼籲要「自我增值」。閱讀就是閱讀,沒有甚麼大不了,閱讀不為了刻意令自己受人尊敬,或者與甚麼無知的一群劃清界線。
想知道有甚麼好書?買一份《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好了。《經濟學人》雜誌、《每日電訊報》,隨便一冊周刊雜誌,幾乎都有專業的書評,稀鬆平常得可以跟食評、影評、藝評和填字遊戲一樣。
好朋友之間固然可以閒談閱讀的樂趣,但是真正的高人,根本不必與任何人分享哪一本叫人拍案的好書,因為當閱讀成為一種境界,與寫作一樣,是很孤獨的一門營生。閱讀的唯一交流對象,是書的作者。讀到詞窮處,坐看意起時。一本好書的作者往往已經作古,但是他的思想仍像洪爐一樣,在頁裏行間閃動着不滅的燄光。這一句寫得真妙,書成雖在一百年前,但像天雷勾着了地火一樣擊中了內心癢熬難當的G點,這一瞬間,就叫做神交,隔着生死的迴廊,讀者在時間的這一端,精神上得到了高潮。
一個女人會與任何一位女朋友「分享」高潮的感受嗎,即使她是絲帕深閨的好姐妹?不會,因為這是她與情人之間的絕密私隱。閱讀至叫絕處,或會心微笑,或擊案讚賞,靈思契合的這位作者,他簡直像自己的前世一位失散了的孿生兄弟,一部好書,是輪迴的幻鏡中殘映的記憶,到底是我在閱讀着一個已死的自己的經驗,還是這位已逝的作家一早用筆墨預寫了他下一生的心迹。
閱讀是一場神秘的旅行,不需要旅伴,獨自向一座孤高的殿堂遠征。有甚麼書可以推薦?沒有。正如昨夜的纏綿,很美妙,很清甜,那一蓆如千蕾綻放的快意,我明白,但我不會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