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襲擊,大批傷者被送到醫院搶救,不少人被炸到手斷腳斷,或是被燒傷,情況慘不忍睹,連見慣大場面的醫護人員,面對如潮水般湧入醫院的群眾都嚇呆了。當局立即抽調其他地方的公立醫院醫生到倫敦支援,又動員私家醫生和社工協助,大家合力在血淋淋的醫院走廊上,即場為傷者施救,盡顯人性光輝無私的一面。
倫敦的救護車差不多傾巢而出,不斷在市內的街道上穿梭,救護員發揮忘我精神,沒有理會仍冒出黑煙的爆炸現場是否安全,將幾百名的傷勢嚴重的人送往六間醫院搶救:分別是倫敦皇家醫院、皇家自由醫院、大學學院醫院、聖瑪麗醫院、聖托馬斯醫院及大奧蒙德醫院。
市民走到醫院捐血幫手
其中以接近阿爾德蓋特地鐵站的倫敦皇家醫院接收了逾二百名傷者,他們包括手腳折斷、嚴重內傷、割傷、燒傷、吸入濃煙不適、或心臟病發,部份人更是情況危殆。
雖然救護員已經根據災難應變計劃的指示,對傷勢較輕的人即場實施急救,只是分流傷勢較重的人到醫院。即使是這樣,醫院仍然是擠滿了傷者,走廊上盡是惶恐、流血、飲泣、顫抖的病人,見者心酸,大學醫學院即使召喚了一隊實習醫生到來幫手仍應接不暇。有醫生表示,周四在急症室見到的病人,是他過去六個月的總和。
英國國民保健處立即指示六間醫院,停止所有非緊急手術,盡快騰出病床應急,召集所有人手應急,聖瑪麗醫院的職員在當地時間早上九時二十六分,收到傳呼訊息:「請注意,聖瑪麗有重大事故!」這個是危機演習中常用的訊息,所有職員都心知不妙,休班的醫護人員立即趕返醫院待命。
大學學院醫院的瑞安教授說:「醫護人員都為受害人感到痛心,感到憤憤不平,但他們都表現出非凡的態度去面對,我們對程序有效感到安慰。」醫護人員縱使是疲憊不堪,仍爭分奪秒救人,一個接一個未有片刻停頓。
連普通市民面對這場五十多年來最嚴重的災難,都紛紛伸出援手,發揮互助互愛的精神,令人感動。瑞安教授說:「許多市民走到醫院問:『有甚麼我可以幫手?』隔鄰的地盤建築工人又走過來表示要捐血,這正是倫敦的特質,一種巨大的恢復能力。」
「合力救人是恐怖經歷」
護士亞歷克絲說:「儘管國民保健處近年常常受到批評,但今日證明了我們的醫院和員工是多麼可貴,他們無懼懦夫的恐怖行徑,實在值得鼓掌。」
首批趕到巴士爆炸現場搶救傷者的醫生菲利普說:「大屠殺的破壞場面仍歷歷在目,當我定下神來便嘗試跟幾名途人合力拯救生還者……這是我一生最恐怖的經歷,拜託不要再發生好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獨立報》/ANANOVA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