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奪得奧運馬術主辦權,卻苦了本港一班以「體院為家」的精英運動員。曾為香港奪取首面奧運金牌的風帆選手李麗珊及銀牌乒乓孖寶李靜、高禮澤,昨日均異口同聲說:「搬體院對備戰○八奧運會造成一定影響,甚至因此流失不少年輕運動員。」而一位前香港馬術界專業人士,更直斥當局罔顧馬匹在炎夏作賽有中暑暴斃的危機。 記者:徐嘉華、盧漢傑、許樂暉、文傑
港府今次借用沙田體育學院作為奧運馬術賽主要場地,體院要從○七年初關閉已成事實,一批曾在上月中穿着黑衫黑褲、向傳媒表達對「搬遷體院」感到不滿及憂慮的精英運動員,昨日紛紛表示,希望港府盡快以「白紙黑字」詳細交代及落實搬遷及體院重建計劃。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亦會在這兩星期內,安排運動員到烏溪沙青年新村視察環境。
李麗珊:恐流失年輕選手
精英運動員協會副主席倪文玲表示:「香港能夠辦到奧運當然好難得,除了對馬術有好的影響外,我們亦希望政府藉着辦馬術而好好推廣本地運動。我們周一與何志平局長開會時,他已承諾在奧運後將體院還原、甚至是設施提升後歸還給運動員,但現在一切只是口頭協議,希望他們能在未來半年內以白紙黑字落實。」
奧運滑浪風帆冠軍李麗珊表示擔心搬體院會流失年輕運動員,她說:「香港辦到奧運係一份光榮,但要運動員搬離體院這個一站式服務訓練基地,多少對備戰○八奧運造成影響。另外,體院係香港體育嘅精神支柱,現在要選手搬走,帶慣小朋友到體院訓練嘅家長們會感到政府並不重視體育,對小朋友會產生負面影響,可能因此流失一批未來體壇棟樑。」
本身住在體院旁的馬會宿舍的香港壁球青年軍歐詠芝及歐鎮銘姐弟,平時步行數分鐘就到達訓練場地,他們的母親對搬體院有怨言:「以後他們練壁球要到歌和老街或還是紅棉道壁球中心,都要花多超過兩小時在交通上,這會嚴重影響他們休息及學習時間,令他們很難兼顧學業及壁球。」
現正在中國內地參加中超聯乒賽的李靜、高禮澤,住宿、訓練、三餐都是在體院,他們日後的練習場將搬至歌和老街,而科研及住宿,包括物理治療、心理及生理將移師烏溪沙。兩人不約而同表示,舟車勞頓會影響訓練質素。該隊主教練惠鈞更指出,沒有了體院後,就連請國內陪練員也有影響。他說:「香港的對打選手不多,平時我們會請國內球手來港陪練,體院可以提供住、食及訓練場地,以後拆散到不同地方,人家也不願意來了。」
炎夏比賽馬匹有中暑危機
去年雅典傷殘奧運劍擊四金得主余翠怡,在體院宿舍住了兩年,她表示捨不得這個「第二個家」。她現時仍未知道烏溪沙新址設施水平及細節,坦言擔心新址對傷殘運動員的配套未必能夠配合。
至於○八年奧運將於八月八日揭幕,正值香港炎夏。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香港亞運馬術代表兼愛馬人士表示,馬匹在如此天氣下比賽,有中暑暴斃的危機。他說:「香港熱得嚟又濕度高,人喺呢種天氣下,唞氣及排汗都有困難,何況係馬匹呢?」
過往香港及澳門在炎熱天氣下進行賽馬,均試過有馬匹過了終點後中暑倒地甚至死亡的事件。今次香港在八月舉行馬術賽,馬匹能否適應是最大的考驗。馬術賽與賽馬的性質不同,前者講求人馬合作的姿態及動作是否有失誤來決定勝負,而後者則講求速度,因此馬術賽講求馬匹的速度不及賽馬,相對運動量亦稍低,中暑的情況估計會相應減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