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中國北京有關古董珍寶節目中,見到一把「交椅」。本來不大在意,忽聽主持人道:「人稱坐上第一把交椅——」印象中不少人爭坐「第一把交椅」,各界別第一名、首席、代表人物、巨擘、祭酒、王者、最卓越人士……總之,那是一個「寶座」。
但細看這全國不會超過十把,流傳後世價值連城的「交椅」,只是把大而無當的「摺櫈」。
明代珍品,黃花梨交椅。沒有椅背,是一大圈圈,上半部中空,無從倚靠,一不小心還會失重倒地。當然沒有今日高科技具記憶功能令人舒適安樂的墊子,亦欠按摩功能,薄薄一塊。椅腳還是木條交叉所做,方便摺起來隨時上路。
面積大,佔地又不實用,用最昂貴最經得起歲月的木料,最優秀的巧手雕龍塑鳳,最精緻的料子作墊——但,對不起,一點也不好坐。「第一把交椅」更難受。誰愛誰坐去。
實際用途,也許是古時皇帝率眾狩獵,侍從抬一把摺起的交椅尾隨。主子累了得歇一歇,馬上打開讓他坐下休息——是權力和優越感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