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太少 - 陳也

一兩個太少 - 陳也

公眾殮房屍橫遍野的新聞圖片曝光,記者「幽默」地寫,殮房迫爆,以「旺季」為甚。即是說,死人也有highseason,旺季大有客滿之患,想死最好諗過先,死前詳細調查過,做好booking為宜。

死人旺季是哪一個時節,通勝沒資料,相信很可能就是曾特首自動當選的這個2005年六月。天文台報告,剛過去的六月,是一百二十年來最陰暗的六月,三十天總日照時間只得82.5小時,日頭只見雷電、不見陽光,破了一九四七年的83.5小時的舊紀錄。烏雲蓋頂的人間六月天,還未到盂蘭盛會,卻最接近陰間。
七月一到,豪雨落台,驕陽上場,維他命D對抑鬱症的幫助看來很有限。自殺人士,以四十至四十九歲的中年最「積極」,在紫外線指數爆標的酷熱高溫中,自殺者的屍骸被黑膠袋裹着,被無數冇眼睇的鞋踩過,已經出現的屍斑可以用來拍美白廣告嗎?搽之前就是這個死樣喎,搽完靚過鄭秀文,效果真是驚天地、泣鬼神。
廣告搵死屍過橋,也不算不道德,反正人走茶涼,幾好的大禮堂安放着的,都是僵硬的靈魂。那些橫七豎八的屍體,雖然叫做臭皮囊,查實跟上環海味店那些乾貨差無幾。乾貨遭紅色暴雨淹了,第二天趁着那稀罕的2.75小時日照時光,趕緊把濕貨擺街,店東晾的不是衫,是魚和海馬的屍體,不算阻街,不影響衞生。死屍,眾所周知,級別不同,語法運用上,我們是不會叫死魚做遺體的,買蠔豉也不會叫夥計秤兩斤生蠔遺體的。殮房雖然不是名門豪宅,始終有出入的規矩,周局長不能夠將死屍當鹹魚扮。海味香,腐屍臭;西九豪宅,紅磡殮房;兜兜轉轉,殊途同歸。報載,在六月陰暗的大雨天裏,淋醒了一兩個打算自殺的女子。相對擠擁的殮房,一兩個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