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趕客 苦無錢看私家醫生<br>逾八成專科病人「死等」

政府趕客 苦無錢看私家醫生
逾八成專科病人「死等」

【本報訊】醫院管理局赤字纍纍,服務需求有增無減,病人組織指政府以「排隊」及未來加費措施趕客,令病人轉投私營醫療服務。有病人組織擔心有逾八成專科病人,無論是因為輪候時間冗長或因貧窮而無法看私家醫生,只能「死等」,結果出現有病人「等到死」或病情惡化情況,所以要求政府在醫療融資方案「十畫未有一撇」前,必須先行增撥醫療資源。
記者:梁洵瑜

對於公立醫院近年服務質素下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周一嶽接受本報訪問時稱,相信原因與市民期望提高,以及沙士疫潮後,醫院投下較多資源於傳染病及內科,有些部門如外科病床減少有關,而醫生流失也有少許影響。

一成「排排吓隊走人」

有研究融資政策的人士分析,公立醫院撥款由三年前三百億元下跌至今年二百七十億元,而專科求診及住院人次十年內分別上升五成及四成(見表),但政府早已在醫療撥款上封頂,困局中的醫院管理局又不敢讓醫療水準下降,惟有以「排隊」來應付,不急切的手術愈排愈長或「索性不做」,令包皮手術曾創下九年輪候紀錄。
病人權益協會幹事彭鴻昌說,求診輪候時間愈長,雖可令部份有經濟能力的市民轉投私營醫療服務,但根據過去五年醫管局的數字顯示,專科輪候的病人中,五年以來一直都只約有一成多的病人,是「排排吓隊走人」,逾八成患者堅持在公院求診,估計當中包括貧窮患者,或一些病情不算過急的病人。
他又稱,貧困病人只能「死等」,現時外科輪候中位數也超過四個月,擔心有些病人「等到死」,擔心這樣下去會影響病人性命。他強調當局承諾在分流上會先處理危急重症,如癌症病人,但近年屢見一些未確定是否癌症病人,「只係摸到啲嘢」,即被轉介到不同部門時也要輪候幾個月,至發現時已演變成惡性腫瘤,早前就有一名甲狀腺瘤的病人投訴被延遲診斷。

插尿喉一年候手術

有從公立醫院轉投私營醫療服務的醫生稱,有部份被醫管局定性為沒有性命危險的疾病,如前列腺問題,其實若不及早治療,病人會相當辛苦,有病人的病情已無法自行排尿,醫院只安排為病人插尿喉,但手術仍要輪候一年,「叫個阿伯吊住條喉一年,點樣生活」,嚴重影響生活質素。
但醫管局董事局成員兼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強調,醫管局會「死守」醫療水準,不會因為無錢而改變,但的確會做少些低風險手術。
醫療融資系列完結篇

病人組織擔心因為輪候時間冗長或因貧窮無法看私家醫生,結果有專科病人苦等致病情惡化。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