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公眾假期,香港的電影票房數字相當驕人,《強戰世界》收三百多萬,《頭文字D》收二百多萬,《龍咁龍2》收一百五十多萬,總票房逾七百萬,即是有十多萬人次在當天看電影。
三齣電影戲種截然不同,《強》片像是一雙美國名牌高科技跑鞋,《頭》片是港、日、台crossover的潮物,《龍》片則是地地道道的親切人字拖;觀眾既想擁有跑鞋,又當然要貼近潮流,但也想有對人字拖傍吓身。由於選擇夠,市道好,於是大家都好。
萬二分緊張票房,所以一得閒便上網,透過Cityline及百老匯院線的訂票網頁觀看假日的售票情況,幾天下來,累積了一些心得:最早滿座的是UA朗豪坊及觀塘Palaceapm,晚上的戲票幾乎在午間已售光,相信是因為兩間戲院均設在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的商場,正所謂目標觀眾喺晒度。同樣是商場,UA東薈城與黃埔便疏落得多,東薈城位置偏遠,難怪少街外客;但黃埔則諗極唔明,照計都係大銀幕戲院,附近又有美食坊,點解硬係得三、四成觀眾,業內人士曾笑說,若然黃埔都滿座,套戲起碼收一億。
《強》片在奧海城較港產片早很多滿座,相信奧海城應該是住了一批西片捧場客。數碼港的西片也較早滿座,據聞數碼港的播放系統較其他先進,《星戰》便是以數碼播放,道聽塗說,無從證實。UA沙田及旺角百老匯的觀眾最即興,預訂戲票情況並不普遍,但臨近放映時間時則貨如輪轉。最遺憾的是《龍》片未能在心愛的PalaceIFC上映。
除了上網,幾乎隔天便到不同的戲院入場跟觀眾一起看《龍》片,正所謂好趁青春留倩影,看看觀眾的即場反應,盡情沐浴在觀眾的笑聲當中,那的確是一件很美妙、很過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