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銀紙玩意 奧運可帶動經濟騰飛

燒銀紙玩意 奧運可帶動經濟騰飛

有政治就有經濟,經濟學上,奧運會長期以來都是燒銀紙的玩意,主辦城市隨時欠下一屁股的債,像一九七六年奧運主辦城市加拿大蒙特利爾的欠債要到明年才能還清。

巴黎若奪主辦權可賺555億

欠債仍要爭辦奧運,原因是主辦奧運又可帶動經濟發展,日本東京一九六四年主辦奧運後,經濟立即騰飛,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到一九八四年洛杉磯奧運成功結合體育和廣告贊助,更將奧運會搖身變成一門賺錢的大生意。法國的研究估計,如果巴黎奪得二○一二年奧運主辦權,經濟收益至少有五百五十五億港元。
申辦城市覬覦這塊肥肉,紛紛表示願意大灑金錢,矢言要將四年一度的奧運會辦得有聲有色,巴黎計劃投入三百七十九億港元;倫敦是二百一十八億港元;馬德里是一百五十六億港元;莫斯科是一百四十四億港元;紐約是二百四十二億港元。奧運商業化的結果是,爭辦奧運無錢不行,結果今屆爭奪主辦權的城市,盡是發達國家的天下。
但生意有風險,希臘人眼見洛杉磯奧運賺到十九億五千萬港元;漢城奧運收益有二十三億四千萬港元;悉尼奧運更加犀利,賺近一百三十七億港元,雅典奧運籌委會沖昏了頭腦,瘋狂投資,導致票價大幅上漲,令遊客卻步,結帳時焦頭爛額,虧損幾百億港元。前車可鑑,總理溫家寶後來提出,北京要節儉辦奧運。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