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撞擊」任務過程

「深入撞擊」任務過程

1.計劃構想在1999年底浮現,最初兩年一直停留在探測船設計、打造和評估階段,探測船「深入撞擊」號2004年竣工,主要由銅製成,免對彗星物質產生反應

2.2005年1月12日
美國「三角洲二型」火箭攜載「深入撞擊」號升空

3.2005年7月3日
「深入撞擊」經歷173天、4.31億公里旅程後,終於最接近「坦普爾一」(Tempel1)彗星,釋放出洗衣機大小的撞擊器(箭嘴示),以時速37,100公里直衝向彗星

4.2005年7月4日
本港時間昨日下午12:20、1:17和1:39先後三次點火,準確調校角度瞄準「坦普爾一」彗星後,以秒速10.3公里高速飛行,離彗星500公里時仍攝下照片,於下午1:52成功撞擊彗星

5.2005年7月4日
下午1:58,向地面中心傳回首張照片,彗星被撞擊後閃出白光,照片顯示彗星表面像月球一樣,有大量環形坑、山脊和類似冰河的地形;「深入撞擊」號母船在距離8000公里處,以高解像度遠距離攝影機拍攝撞擊影像,傳回地球

「坦普爾一」彗星:太空人坦普爾於1867年發現,因此命名,每隔5年半環繞太陽軌道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