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少孕婦為了讓胎兒健康成長,都會在懷孕期間服用中藥進補。瑪嘉烈醫院及中文大學的調查發現,本港逾半孕婦有服用中藥,最常服的是人參、當歸及金銀花。不過,有中醫師警告,孕婦若沒有不適,就不需進補,否則可能導致分娩過程不暢順,甚至小產。 記者:陳倩雯
瑪嘉烈醫院婦產科聯同中文大學醫學院早前訪問了五百九十三名在瑪嘉烈醫院產子的婦女,發現當中五成六人在懷孕期間曾經服用中藥,她們主要是在內地出生、教育程度較低、社會地位較低及經濟能力較差的婦女。
她們在懷孕期間服用的中藥逾四十種,最多人服用的是人參,佔三成三;其次是當歸及金銀花,分別佔兩成半及兩成二。四成二人表示,懷孕期間服用的中藥超過一種;服用中藥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對孕婦及胎兒有好處」、「對整體健康有好處」,以及「治療感冒」;其中一百七十四名受訪者更在懷孕期間長期服用中藥。
中西藥有相互作用
負責調查的研究人員在醫學報告上指出,由於中藥在內地較為普遍及受歡迎,因此內地來港婦女求醫時,一般較傾向選擇中藥作為一線治療。同時,向中醫求診的費用一般較西醫便宜一半,所以對經濟能力較低的婦女來說,比較容易負擔。
研究人員警告中藥的成份眾多,若當中含有水銀及鉛等重金屬,即會危害懷孕婦女及胎兒的健康;其他成份會否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也並不十分清晰。同時,某些中藥與西藥存有相互作用,不宜同時服用,否則可能對健康構成嚴重影響。
中醫師公會前會長關之義表示,人參有補氣作用,當歸可補血,金銀花則能清熱解毒,「但係胡亂服用就可大可小,尤其是孕婦肚裏面有新生命,隨時會影響到媽咪同BB。」
沒有不適毋須進補
關之義解釋,若孕婦並非氣虛之人,進補人參會令孕婦更加氣旺,「氣之有餘便為火」,因此會使孕婦分娩時不順暢。若血熱的孕婦再服用當歸補血,更會加速其血氣運行,容易引致小產;胡亂服用金銀花,也可能會過份削弱孕婦及胎兒的身體機能,得不償失。
關之義呼籲孕婦,若懷孕期間沒有感到不適,就毋須刻意進補,「如果食得瞓得嘅,唔應該自行進補。一切都要視乎需要,有不適就睇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