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夢 - 陶傑

G9夢 - 陶傑

九大工業國集團,也就是所謂G9,應不應該收納中國為會員國?
所謂知識分子華文報刊,一腔酸葡萄的口吻:甚麼中國才不希罕呢,加入了G9,中國會失去了非洲的窮朋友啦,反過來還會受到歐美的制衡啦等等。其實,他們的嘴巴饞死了,內心也癢死了。一見G9收納了中國,他們就會大吹大擂:看,中國的經濟實力終於得到歐美的「承認」了,中國可以跟美國、歐洲、日本平起平坐了,強國之夢實現了。
華文傳媒的所謂評論員,今天嘴巴盡是酸葡萄,其實他們怕遭受拒絕。中國人面子第一,先高聲說不希罕,如果不獲九大工業國集團取錄,就說「我根本無意加入你們」,但萬一九大國取錄了自己,那份敲鑼打鼓流淚雀躍的勁兒,可比申辦奧運成功更亢奮百倍,不信,走着瞧吧。

G9應不應該收納中國?話說回來,不應該。首先,「九大工業國集團」,指的是工業,中國有九億農民,是個農業大國,基本性質相衝。就像人家九大賓主晚宴,菜式通通肉食:烤野豬完了,又上火雞,然後是牛排,身為素食者,生活理想崇高,當然不應該硬要擠進去,站在門口吃你的齋菜,聞聞肉香好了!
G9集團,全屬議會民主的先進國家,崇尚人權自由。蘇聯時代不論「工業」多強盛,也不可以參加,因為蘇聯信奉馬列共產。等俄國人戒掉這種海洛英,蘇聯恢復為俄羅斯舊觀,才可以以「觀察員」身份進去坐後排,剝剝瓜子和花生,看看他有沒有表現足夠的人性。
如果硬要說,G9講的是經濟實力,中國是最大的世界工廠,怎能不參加?此說有理,可是中國參加了,印度呢?中國人口十三億,印度有十一億,中國全國生產總值每年一萬六千億美元,印度也有六千五百億美元。印度的電腦軟件設計遠比中國進步,中國加入G9,印度也該同時加入,不然就是對「阿差」的歧視,對不對?
加入G9,中國領袖的社交表現,其實最令人擔心。人家G9都是講究品味的文明國,從餐桌禮儀,到閒談時觸及三百年哲學藝術的人文話題,讓特區的許仕仁出席,至少可以跟G9領袖如數家珍地笑談歌劇,把希拉克唬得一楞一楞。中國的主席來到愛丁堡,不是怕失控賣弄上海腔的英語,就是板着臉孔沉默寡言,話不投機,格格不入。就像詩人余光中的名句:「在國際的雞尾酒杯裏,我是拒絕融化的一塊冰。」G9集團不是香港的馬會,有了錢就可以入會,可以讓一個上市公司主席夫人戴着髮卷跑來跑去,一面講手提電話的。加入G9,中國等一等,跟印度一起進,來日方長嘛,是不是?